•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每日话题] 每年有210万人购买,临期食品为何受追捧?

阅读数:6487  |   回复数:57
屁屁l 发表于 2021-9-25 15:24:09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对低价、折扣、实惠的热爱,不再是专属于会过日子的老年人身上的“标签”。近日,到临期食品超市或线上选购临期食品,成为25岁至35岁年轻人的消费热点。


       记者调查发现,对于为何会选购临期食品,年轻人出发点各异。“性价比高”“理智消费”“更加环保”等原因,反映出当下年轻人逐渐理性的消费观。


临期食品为何被追捧?营养是否会“打折扣”?


1、每年有210万人购买临期食品


【案例】
       近日,在一档节目中,上海市的“省钱达人”张晨分享了自己购买临期食品的经验。“临期食品一般都在五折至三折左右。我家两口人,一年在吃喝上的花费大概2万元,如果是原价购买,大概需要5万元左右,所以一年在这方面就能攒下3万多元。”张晨介绍说。


       像张晨一样,近一段时间以来,热衷于购买临期食品的人不在少数。在一些网络论坛上,临期食品相关话题,吸引了超过8万人关注和讨论。调查数据显示,临期食品的消费群体中,年龄在25岁至35岁的占了近一半,超过四成受访消费者表示愿意购买并向身边的人推荐临期食品。


       临期食品,一般是指即将到达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根据相关部门公布的“食品保质期临界”标准,像罐头、糖果、饼干等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像牛奶、活菌乳饮料、主食等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


       在北京丰台区一家超市内,冷藏货架上不少酸奶贴着“买一送一”的标签。“之前购物时,看到超市会对临期的酸奶做特价销售,非常实惠,所以会经常过来看一下。”北京市民林女士说,“其实一般这些酸奶离过期都有五六天,回家马上就能吃完,一般不会放到过期。”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大超市都设有专门销售临期食品的货架。临期货架上的产品种类同样丰富,多数为零食,还有洗发水、护肤品等生活用品。商品一般都在3—7折左右销售,比正价实惠很多。


        不少线上购物平台,临期食品销售也非常火爆。在购物App搜索“临期食品”,巧克力、膨化食品、方便面、饮料等商品几乎涵盖了大多数零食品类。在一家专门销售临期食品的店铺,一款原价8.8元的进口曲奇饼干,售价仅为4.3元,月销售量已经超过9000件。


       在线上平台,专营临期食品的商家呈增长趋势,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今年4月,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显示,每年有210万人购买临期食品。其中,保质期剩余20%~50%的临期食品,因折扣低且口感不受影响,往往会迎来一轮新的销售高峰。


       而在线下,临期食品也成为蓄势待发的商机。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的不少商场和核心商圈,已经新增了数量可观的临期食品商店或超市。位于北京双井附近的一家专卖临期食品的超市内,几乎每天都是人头攒动,比普通超市人流量明显多了不少。“我买这些零食,才花了四十多块钱,比正价买便宜很多。”刚购物完的90后女生小周告诉记者,“但是因为是临期食品,所以也不会囤很多,吃完再买。”


       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反映出临期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市场规模达3万亿元,每年都将有大量的产品流入到临期食品行业,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也将成为“百亿市 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董国用分析指出,大家愿意买临期食品是因为它比较实惠,这也跟人们健康素养的增长有关。从2008年到2020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从6%增长至23%,越来越多人开始认识到,临期食品在食品安全上一般没有问题。


2、正确储存的临期食品营养不会有变化


【案例】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消费者表示,“购买临期食品不只是省钱,也是环保的购物行为。而且一般买到商品时,距离过期还有三四个月,临期不是过期,只要在过期前吃掉就好了”。也有消费者反映,“临期食品更应该把控质量,不少商品受天气情况影响没过期就容易变质,此前网购过一些临期食品,像饼干、膨化类食品容易变质,完全没法吃”。


       那么临期食品安全吗?不少人心里仍然会有这样的疑问。华东理工大学FDA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少伟表示:“临期食品不等于过期食品,在保质期内正确储存,品质和安全性没有问题,可以放心食用。”


       在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一家临期食品超市内,记者发现,今年5月生产的、保质期为8个月的盒装瓜子,原价24.9元,在超市内为7.9元出售;今年8月生产的、保质期为12个月的薯片,原价12.8元,现价为4.2元出售。超市内的不少商品距离保质期都在3个月以上,有的日用品甚至还有两年以上的保质期。


       此前,我国对于食品保质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范。2011年5月13日,国家相关部门对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做出如下定义,即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2012年1月27日,原国家工商总局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即到保质期临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之顾客并单独出售。


       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消费者以前看重安全,现在更看重营养。那么食品在临近保质期时,在营养上是否会“打折扣”呢?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指出,很多消费者担心,随着时间的延长,食品的结构和营养含量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从相关规定来看,在保质期以内,不允许食品存在这一问题,这是法律对食品品质的基本要求。


     “网购临期食品时,我一般不会购买自己不熟悉的品牌,很多食品买了之后也会很快吃完。”大约四个月前“入坑”临期食品的消费者吴佳慧告诉记者,虽然经常购买临期食品,但是自己仍然比较谨慎,根据网友们的经验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购物“攻略”。“我一般会选择像麦片、自热火锅、方便面等容易保存的食品,也会买一些牙膏、洗发水等日用品。有的食品,比如说冰激凌、海鲜等速冻食品,对储存条件要求较高,对运输、保存等环节是否存储到位还有一些担忧,所以我买得比较少。”吴佳慧说。


       一些临期食品对保质期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比如说,有些食品在储存条件上要求保持特定温度,如果没控制好温度就会导致食物变质。这些特殊的储存条件,在一般消费中也应该注意。


       临期食品虽然不是过期食品,在行业发展中,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依然需要强有力的监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了科普短视频《临期食品,可以买吗?》。相关专家提醒消费者,临期食品常常有较大折扣优惠,但购买时仍应按需购买,不要囤积,以免过期变质造成食物浪费;临期食品买回家后,最好在保质期内吃完。如果食品过期,出现膨胀、异味、霉变等情况,应当丢弃。



来源:西部网



犟脾气的好姑凉 发表于 2021-9-25 16:20: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商家的噱头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深海小虾米 发表于 2021-9-25 17:26: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我经常买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因为打折,当然网上的活动力度更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涛行天下 发表于 2021-9-25 17:38: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阳羊羊 发表于 2021-9-25 17:50: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打折力度大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你我此生难遇 发表于 2021-9-25 18:41: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可以实用就行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BC昆山曦月 发表于 2021-9-25 18:44: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便宜,买得起!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哇咔咔咔 发表于 2021-9-25 19:01: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理性消费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汉子男 发表于 2021-9-25 19:08: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理性买东西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胖胖的果子 发表于 2021-9-25 19:11: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便宜又没有过保质期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