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毛乌素沙漠,稻田、大闸蟹,这一组词你一定很难联系起来,然而在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榆林市横山区无定河畔,这些场景却变成了现实。![]() “塞上江南”稻蟹双收 秋染塞上,微风拂过,河岸阵阵稻香扑鼻而来,沉甸甸的稻穗层层摇曳,肥美的蟹群在田间地头争欢,醉人心扉。 眼下,无定河流域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水稻种植区,正式进入每年的稻蟹双收季,一副稻花飘香、稻蟹共生、五谷丰登、林果纷繁的壮美画卷尽收眼底,农民因喜获丰收而笑开颜。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在这里交融,长城文化、边塞文化和红色文化在这里传承。境内无定河绵延百余公里,湿地辽阔,生态优美,飞鸟翔集其上、稻渔共生其间、游人往来其中,是名副其实的“塞上江南”。 “横山的稻田蟹不同于南方的大闸蟹。北方水温低,蟹苗生长慢,个头小。但是稻田里微生物多,天然食饵充足,所以稻田蟹肉肥、黄满、膏香,营养更加丰富,也更加绿色健康。”横山区润田特色农业专业合作社技术顾问田炳军高兴地说,“成蟹每斤80元,扣蟹每斤15-20元,每年都很热销。” 田炳军所在的合作社从2014年开始发展稻田养蟹1160亩,年产稻谷100万斤、螃蟹2万多斤,现已成为省级示范合作社。按照每斤80元左右的价格,扣蟹15元至20元,加上水稻一年总产值在180万元左右。 “以前,只有在网上才能买到螃蟹;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口感这么好的螃蟹。”游客孔维乐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近年来,横山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充分利用无定河流域王圪堵水库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景观农业、渔副业和文化旅游业,深度挖掘水稻规模种植潜力,从辽宁等地引进优质蟹种,大力发展“稻蟹”立体生态种养模式。 来源:人民网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