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 “付定金立减”成为不少商家 用来吸引消费者的预售手段 不付尾款,定金不退 商家使的这一招 绑定了很多消费者 不过,据南方日报报道 已收到多位读者投诉称 原以为“双11”提前付定金 能“抢”到便宜 没想到却多花了冤枉钱 预售付完尾款后,商品变相降价 今年“双11”从10月20日就已开始,不少商家采用了“付定金立减”的预售模式,即先付定金,11月1日0点至11月3日24点前付尾款,便能享受比正常购买更加优惠的预付价格。不少商家还信誓旦旦地承诺:付尾款将享受最大优惠力度。 想着预售肯定比现买便宜,众多消费者纷纷下定。不曾想,商家的“最优惠”承诺一点也不作数。 广州消费者许小姐表示,根据商家页面宣传,在11月1日付尾款享受最大优惠力度,但还未收货时发现页面显示有更低的价格,并且还不包含自己使用的红包。11月1日付尾款,用了所有优惠券以及个人红包后的价格,仍比现在不使用红包的价格高。 套路二 优惠券“白抢了”,提前付款被当韭菜割 和许小姐有相同遭遇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近日,一女子哭诉预付定金的商品反而比非预售商品要贵200元的视频,更是登顶短视频平台热榜。而包括斐乐、匡威等在内的品牌旗舰店因付了定金还多花钱,引发消费者集体投诉。 ![]() 消费者投诉称,定金加尾款购买一双匡威需支付569.17元,而同样的商品在预售结束的现卖中仅需支付558.5元。 ![]() “双11”预售期间,斐乐在直播间承诺满2000元减400元是最大优惠力度,叠加电商平台优惠,总共是满2000元减700元。“当时花了很长时间才抢到优惠券,预付定金购买优惠券后,又在11月1日零点付清尾款。然而,11月2日该店又放出1万张叠满2000元减900元的券,不用付定金也不用抢,提前付款的都被当韭菜割了。” ![]() 套路三 退还差价“无门”,定金也退不了 当消费者发现预售付定金是个套路,想要退还差价时,却被客服以“已经发货”“只能按照最新价格支付尾款”等种种理由拒绝。 而“双11尾款人”想要退定金也退不了。在某电商平台的“双11”消费者规则,专门对“定金”作出说明:“定金主要用作购买预售商品时确定购买名额,担保合同履行;支付定金后,买卖双方应自觉遵守民法典相关规定,当合同不能履行时,除不可抗力外,应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过错承担违约责任。” 面对这些问题怎么办? 专家支招 这种情况可要求商家 退回差价或双倍返还定金 1. 我后悔了,想退款 律师表示,“定金”是一种带有预定性质的合同,如果买方违约不会退还,而卖方违约则需2倍退还。如果有消费者在支付定金后后悔了,也可以先付清尾款,再通过“七天无理由退货”进行全额退款。 2. 定金能退吗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副教授、中国消费者协会理事吴景明表示,“如果是买家反悔的,定金不退。但如果是商家存在与宣传承诺不一致的行为,就涉及价格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退回差价或者双倍返还定金。”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 不得利用虚假价格诱骗消费者交易 11月5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召集阿里巴巴华南公司、唯品会、美团优选等16家广东辖区的重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召开了行政指导会,对企业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通报,予以提醒告诫,并就规范开展“双11”网络集中促销活动进行行政指导。 在“双11”网络集中促销活动期间和平台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市场监管部门对平台企业提出了“十做到”的工作要求,包括: 建立合规管理制度,亮照亮证经营;公平竞争,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明码标价,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履行广告核验义务,不发布虚假违法广告;不因促销降低商品质量,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得利用虚假商业信息、虚构交易或者评价等方式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或者相关公众等。 中消协提醒 要留心商家的促销规则 对于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标识不清 及明显存在不公平格式条款的 要慎重选择 以免事后产生纠纷 一定要多留意! 来源 : 南方+客户端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