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恋恋笔记本 于 2021-11-18 08:18 编辑 在横山,有这样一家特殊的蛋糕店。午餐时间,这里没有音乐、没有对话,唯独能听到顾客进店时的脚步声、店员收银时键盘的敲击声,一切都出奇地安静得。 ![]() 原来,这个名叫“横美味”的蛋糕店是一家“无声”蛋糕店,在这里工作的店员们都是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听障人士。店门口和收银台前立着提示牌,上面写着“大部分店员为听障人士,点餐和收银速度会有些慢,请您耐心等待……” ![]() 刘建梅在这里上班已有四年了。每天早上,她都会把自己收拾得精精神神,早早地来到店里,开始一天忙碌又充实的生活。当顾客进店时,她会做出欢迎的手势,笑迎顾客;当顾客询问蛋糕时,她会用规范的手语比划着去服务;当顾客要下单时,她会微笑着递上纸笔,接着指向预先制作的卡片,确认堂食还是打包,然后出单、确认收款…… ![]() “2015年,我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回来后,因为自己有听力障碍,根本找不到工作。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横山区特殊教育学校为了帮助毕业回来的听障学生们就业,专门开了一个蛋糕店。如今,在这里,我既是烘焙师,又是店长,靠着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我感到很幸福。”刘建梅一边用手语比划着,一边用不太清晰的发音表达着。在这里上班的其他5位店员也均为听障人士,和刘建梅有着相似的经历。 ![]() 那么,这家“无声”蛋糕店是如何诞生的呢?横山区特殊教育学校马晓琴回忆:“当时,看到这些大学毕业回来的听障孩子们没法就业,我心急如焚。我就想,一定要想个法子,让孩子们能就业,重振他们的生活信心。”于是,经过四处调研、多次考察后,马晓琴决定为孩子们创办一个烘焙坊。 ![]() “聋哑儿虽然无法用语言交流,但是他们先天性的精细动作都发育特别好,加之又都是西安美院毕业的,在创造力和审美上有优势,所以他们做出的糕点,不仅味道好,还特别漂亮,富有新意。”马晓琴说。 市民雷凯华是蛋糕店的常客:“我刚才又给家里买了些面包和糕点,这家蛋糕店用的原料好,味道也不比大品牌的差。虽然这里离我家也不是很近,但我还是愿意来这里买,想实实在在地支持他们。” 刚 刚给父亲订了一个生日蛋糕的顾客张宁告诉记者:“他们脸上从来都没有缺少过笑容,在这里我不仅买到了真材实料的蛋糕,也感受到了这些特殊人群散发出的正能量。” ![]() 其实,这里不只是帮助听障人士就业的“无声”蛋糕店,还是横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孩子们的职业技能实践基地。“每周星期二,我们都会来这里上‘烘焙课’,和这里的哥哥姐姐们学习怎么做蛋糕,期待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蛋糕师。”横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刘静用手语比划着表达。 “这是我们学校打造‘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的一个体现。创办这个烘焙坊,一方面想帮助这些毕业回来的特殊孩子们就业,让他们回归社会,好好生活;另一方面想给在校的特殊孩子们搭建一个实训平台,教给他们一生受用的技能,让他们自食其力,融入社会,学会生存。”马晓琴说。 虽然店里有时候会遇到营销困难、市场渠道窄等问题,但在这里上班的孩子们从来都不气馁。“未来,我们的理想是开分店,不断拓展培训基地,让更多的特殊孩子们在这里实践体验,让社会上更多的特殊群体加入阵营学习技能。”马晓琴说。 来源:榆林日报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