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阳羊羊 发表于 2022-1-13 11:35:33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过年必备的吃食:软糕、黄(白)米馍馍,这些都是腊八过后就开始准备了。腊月,人们结束了一年的繁忙劳作,秋收冬藏,开始碾米轧面准备过大年。

全村人只有两个碾子,上村一个,下村一个。一到腊月,碾子就成了必争之地。谁也记不清这碾子有多少年了,老年人记事起就有了,我常常在想在那个年代,那大青石碾盘和直径三尺左右的石碾子是怎么做成的?


碾子既能去皮又能轧面,年关将近的时候,碾子周围很是热闹。家家为过年做着准备:碾小米,轧黄米,随着碾子吱吱呀呀的声音,蒙着眼睛的驴子或者牛一圈一圈的来回走着,伴着哒哒的脚步声,碾子一天的工作开始了,从清晨到日落,碾子忙个不停,这时候用碾子每天都要预约:“二婶,明天儿是你家滚米(碾米)吗?后晌谁家了?”“那我们后晌滚。”“大伯,我妈让我拿的一些草料问问你家的牛明儿空着不?我家要滚碾子了”,有的精把的头一天晚上在碾盘上放一把笤帚或者簸箕 意思是:我占了!


随着碾子的吱吱呀呀古老的歌谣中,一家挨着一家在碾子上上演着各种五谷杂粮选拔赛。争排队过后,下一家帮着上一家干活,好让自己的早点上场。我们有的给大人帮忙,有的在一旁穿着厚厚的棉衣玩耍。


趁着冬日暖阳,村里的大妈婶子们都聚在碾子周围说着家长里短。比较这家的谷米黄,那家的糕面细 。“她婶,你做黄酒舀上一碗麦芽面儿”“我家的酵子发起了,谁蒸黄米馍馍揪上一疙瘩”


拉话间不误手里的活,尤其是轧糕面得几个人,冬天天寒地冻,碾盘上的黍米时常得用铁铲子铲着,要不就会结冰,还得一股劲扫碾盘外沿的米,直到轧出面,扫在簸箕里面,笸箩上面放着面箩,还的一个人坐着箩面。所以没有两三个人是不行的,通常是你帮他,他帮你,互相合作完成。


俗话说:粗罗黄儿细罗糕,起窝窝不罗正好好。有细致的人家,头茬面,二茬面都是分开箩,或者根据做的吃食不同,面箩底子的纱粗细也不一样,粗的摊摊黄儿,细的蒸米馍馍……碾子旁边也有互相交流学习厨艺的,有介绍过年准备的种类的,这些都是对新年的憧憬,一种期盼,仿佛碾子的吱吱呀呀也在唱着迎春曲。

本期稿件来自@AA6868投稿

如果你也是个喜欢观察生活、愿意记录的人,请给小编来稿哦!采用后可付稿费(内容题材不限,可以是优美抒情的小散文,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有趣小事件、小故事等)有照片更好。
声明:必须原创,盗版一经发现将做删除处理。
小编微信:LlL0__olLl


820913 发表于 2022-1-13 12:11: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儿时记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A6868 发表于 2022-1-13 12:32: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哈哈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A6868 发表于 2022-1-13 12:43: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重新编辑了一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嘟嘟贝儿 发表于 2022-1-13 14:21: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小时候和爷爷一起也推过碾子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不错,写的很好,小时候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苏格 发表于 2022-1-13 16:46: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农村生活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不负时光 发表于 2022-1-13 18:31: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现在村子里都有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只小刘吖~ 发表于 2022-1-13 19:06: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真不错啊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心静如水wl 发表于 2022-1-13 19:12: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儿时的记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