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神木市马镇镇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村发展新路子,充分整合资源,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调动农民积极性,实现资源变资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镇村共建+村组管理+个户养殖 走出养殖新路径 刘杨家沟村位于马镇镇西北12公里处,之前村里产业基础薄弱,外出务工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19年,为增强村里的产业发展支撑,镇村两级领导班子创新思路、实地调研,向上争取资金,整合各类资源建成养殖场,以“镇村共建+村组管理+个户养殖”的模式,大力发展种牛养殖产业。 ![]() 养殖场在增加产业收入和集体经济收益的同时,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该村村民刘建建就是受益者之一,他说:“我是2020年开始在村集体养牛基地承包牛棚,养了300多头能繁母牛,2021年共出栏100多头,净收入50多万元,明年我还想继续扩大养牛规模。” ![]() 村集体有产业,村民有收入。为了解决饲草问题,降低养殖成本,吸引更多村民加入到种养殖行列中来,刘杨家沟村还通过争取资金和村内自筹资金,平整宽幅梯田600亩。2022年计划继续平整2500亩宽幅梯田。 村集体组织管理+村民承包运营 走出种植新天地 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收益”的模式,马镇镇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盘塘村,村党支部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利用财政扶持资金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 ![]() 2019年,该村村民王机兰回村承包了两座温室大棚,如今他已经尝到了承包大棚种植的甜头。初冬的午后,大棚内却一片春意盎然,王机兰正在忙碌地为客户采摘果蔬。他说:“现在年龄大了,外出打工不好找活干,回到村里租赁了两座大棚,一年下来能收入四五万元,比打工强多了。”在盘塘村,像王机兰一样通过种植来增收的村民还有很多。盘塘村大棚基地的建成也为带动周边村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 近年来,马镇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神木市委、市政府建设黄河“几”字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示范市总体目标,立足实际,以党建引领,通过多元化产业发展,以建设“生态农业大镇、沿黄旅游名镇、红色文化小镇、乡风文明新镇”为目标,做好“黄河文化、红色文化、黄土文化”三篇文章,正在打造一个产业富民、生态和谐、旅游兴旺、红色传承、乡风文明的新马镇。 来源:神木新闻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