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12下一页
发新帖回复

[每日话题] 食用代糖或增加患癌风险?如何选择代糖?

阅读数:2371  |   回复数:10
鱿小鱼 发表于 2022-4-7 14:13:29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大多数人喜欢吃糖,能为人体带来快乐和幸福感。现在市面上有代糖,这是一类能产生甜味的糖,能让大脑感知到甜度,并不会造成血糖水平波动,不过应谨慎选择。
  近年来,减糖风潮兴起,人造甜味剂因其较少的含糖量和较低的卡路里,成为很多人的心头好。然而,法国一项经过同行评审的大规模研究发现,人造甜味剂可能并非健康的糖替代品,食用大量人造甜味剂(尤其是软饮料中常用的阿斯巴甜和乙酰磺胺酸钾(俗称安赛蜜))的人患癌症,尤其是乳腺癌和与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增加。
  研究发表在近日的《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上。为了评估人造甜味剂的潜在致癌性,研究人员分析了参与法国一项大型营养健康研究的102865名法国成年人的数据,这些参与者平均年龄为42.2±14.5岁,其中78.5%是女性。研究人员收集了参与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信息,以及病史、饮食、生活方式和健康数据等信息,体重增加、糖尿病、癌症家族史等信息,并从24小时饮食记录中收集了有关人工甜味剂摄入量的数据,以评估参与者的能量、酒精、钠、饱和脂肪酸、纤维、糖、全谷物食品和乳制品的基线摄入量。

  随后,研究人员每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并在此期间收集了参与者的癌症诊断信息。研究发现,36.9%的参与者食用了人造甜味剂,主要是阿斯巴甜,占摄入量的58%,其次是安赛蜜(29%)和三氯蔗糖(10%)。这3种甜味剂分别被28%、34%和14%的参与者食用。在随访期间,诊断出3358例新发癌症病例(其中982例乳腺癌、403例前列腺癌和2023例肥胖相关癌症(如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等)。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59.5±12.2岁。总体而言,人造甜味剂摄入量与总体癌症风险呈正相关。研究尤其发现,服用大量阿斯巴甜和安赛蜜的参与者患癌风险更高,且患乳腺癌和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更高。
  如何选择代糖?
  1、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常用于糖果和饮料方面,不产生任何的能量摄入,因此适合减肥者。不过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量不能超过50毫克。
  2、三氯蔗糖
  三氯蔗糖适合二型糖尿病病人,比糖甜600倍,不过并不会影响血糖。糖尿病病人每公斤体重三氯蔗糖摄入量应控制在5毫克以内。
  3、糖精
  糖精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没有任何热量,不会被身体吸收,耐热和稳定性良好,常常用于烘焙食物中。糖尿病患者每天每公斤体重糖精摄入量控制在15毫克以内。
  温馨提示
  值得提醒的是,人工代糖在胃肠道酶作用下会被分解,苯丙酮尿症患者不能代谢苯丙氨酸,因此不适合食用代糖。糖尿病病人应首选天然代糖和糖醇,其次是人工代糖。






来源:华商网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14 无聊无聊
大个 发表于 2022-4-7 16:01: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没吃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0913 发表于 2022-4-7 16:25: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不吃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嘟嘟贝儿 发表于 2022-4-7 17:30: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听都么听过,别说吃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洛珂児ゞoForg 发表于 2022-4-7 17:49: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没吃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冰拔凉 发表于 2022-4-8 01:18: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不知道 没听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冬天的雪糕 发表于 2022-4-8 01:37: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没吃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嘟嘟baby 发表于 2022-4-8 04:59: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不喝代糖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郑霞 发表于 2022-4-8 06:52: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么吃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信念xinnian 发表于 2022-4-8 09:37: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第一次听说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