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的早点 从云川、麟州到神木流传千百年,至我泱泱大国公元2015年附近,神木40万父老乡亲的早点依旧单一简单不可理喻。从几何时神木杂碎占据了神木早点头把交椅?笔者无从考证,且就时下一碗杂碎说开了去。 神木的杂碎是一种厚重结合朴实的存在。它不同于榆林的杂碎,榆林杂碎名曰杂碎,实则是粉汤,既然叫做汤,无疑水是主料,其次是张牙舞爪的粉飘在汤上,抓把炸土豆丝进去,扔点儿葱花香菜,乍一看去很是扎势生猛,一筷子下去能把碗底刺透订立在桌子上;将粉两筷子搅入肚皮境内,碗里是大半碗汤水。神木杂碎亦不同于内蒙杂碎——纯粹的杂碎,顶多是飘几叶香菜葱花,看一眼就能让杂碎瘾君子飞流直下三千尺。且说神木杂碎吧。神木杂碎又称杂碎面或者面杂碎。这是要区别榆林粉杂碎而发明的神木特色的一个称呼。走到街上,随处可见的杂碎店铺门口两边玻璃窗上即时贴贴道:面杂碎(左贴),粉杂碎(右贴)。笔者常想榆林杂碎来到神木依然大有市场。但是在神木喝榆林杂碎的人大都是上班族,吃早点只是例行公事。倘若受苦人喝杂碎喝榆林杂碎三碗也无济于事,犹如喝凉水,两泡尿出去就没啥事情了,地地道道的不管事。但是面杂碎一碗下肚,大冬天都能吃的你双眸冒泪花,鼻孔出泡泡,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浑身燥热。再加上一个大油大肉的号称卤肉夹干烙的馍馍,连汤带水吃下去,不饱也差不多了。杂碎里一般见不着的杂碎,在肉馍里偶尔还能见到除了猪脸肉之外的猪肺子肝子之类的杂碎。一碗杂碎6块,一个肉夹馍6块,纯素肉7块,一个早点十二三块钱。这是神木独有的特色吧。生意火的杂碎店,一天早晨半夜起来和面擀面,切豆腐西葫芦土豆条加高汤汇大半锅“杂碎”汤,煮半锅面加入其中,大勺搅和几下,客人各自取碗,一勺子一碗一勺子一碗,一口气舀数十碗方能喘口气,舀的大师傅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夹肉馍的师傅,一边剁肉夹馍一边收钱找钱,将钱里的细菌统统纳入馍内还于客官,吃的食客们个个饱嗝连连鼻淌鼾水。来迟了的客人只能站着吃。仿佛鲁迅旗下的孔乙己都来到了神木杂碎店。 肉夹馍在神木叫做卤肉夹干烙,实则是馍夹肉,干烙夹肉。这大约是文言文古人之说法吧——肉夹之于馍——的简称吧。 那些外来的包子、豆浆、油条在神木的市场是极其有限的,从外边回来的人们偶尔想吃油条包子豆浆得跑几条街道方能如愿一尝。 神木人早点的道路还很漫长。神木人都在生存,不在生活。倘若杂碎肉馍一直吃下去,神木人民体内的杂碎会越来越大的。同胞们,换个思路吧。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