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熊能能 于 2022-7-10 14:20 编辑 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进入倒计时,从晨曦到日暮,从农村到城区,从学校到体育场馆,从大街小巷到公园绿地,处处都是人们挥洒汗水、健身锻炼的身影。我市广大市民群众走出家门,来到户外,尽享运动之美,活力四射迎“省运” 中小学校:多措并举开展阳光体育 让学生体魄强起来 “轮滑速滑,分秒必争,起步滑行尤为重要,呈T字型站立,重心下移……” 省十七运会进入倒计时,在神木市第十一中学,榆林市轮滑队主教练王少武正在一对一实操教学,为即将参赛的选手们讲解腰腹、腿部发力的要领和技巧。“现在比赛越来越近,我们的训练也抓紧了,星期一到星期四早上都要加练一小时,只有星期五可以休息,虽然训练很累,但是每天训练完我都很开心,我的家人也很支持我比赛,能代表神木参加比赛我也很荣幸,希望自己能在这次比赛中有一个好的表现。”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轮滑项目参赛选手李易泽说。 今年,神木市第十一中学共有5名选手代表神木市轮滑队参加该项目的相关赛事。这段时间,教练王少武加大了训练强度,通过模拟现实赛事的场景,传授选手一些提升耐力和速度的技巧和方法,让选手能够全身心投入备战状态。“学习轮滑可以培养青少年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品质,参加比赛对选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端午节举办了榆林市校园轮滑联赛暨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榆林市轮滑队的一个热身赛,通过举办赛事,竞技队伍的水平得到考验、考察的机会,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咱们榆林市的轮滑水平很高,参加一次比赛几乎可以顶一个月的训练。”教练王少武说。 轮滑是一项集娱乐与竞技为一体的运动项目,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喜爱。2017年,神木市第十一中学将该项目引进校园,聘请专业教练开展轮滑特色课、组建轮滑运动队,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轮滑已经成为了该校的特色体育运动项目。“我校除了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每周开足开齐四节体育课外,每周开设2次体育类的社团活动,保证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此外,我校还成立了篮球、足球、田径等校队,积极举办校园运动会和各类专项体育赛事,引导孩子们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神木市第十一中学教育服务中心主任张涛说。 各类单项体育协会:常态化开展文体活动 让群众动起来 除了各大中小学校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开展好各类阳光体育外,我市创建的各类单项体育协会也不甘示弱,常态化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成为了推进全民健身行动的一支重要力量。 每天早上8点,在迎宾广场,一群穿戴整齐、容光焕发的老年人正伴着节奏做韵律操,他们大多来自神木市老体协健步团,该团目前共有会员1200多人,年龄从40岁到70岁不等,他们积极阳光、健步如飞,常年活跃在我市各大广场,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一直挺喜欢健步的,参加健步走2年多了,几乎一天都没有耽误,经常运动,感觉整个人特别有精气神。”健步爱好者高丽萍说。 “我就住在迎宾广场附近,天天跟上他们锻炼一会儿,已经习惯了,要是哪天没走,就觉得浑身不得劲。”市民王宝林说。 相较于动作幅度小的健步走和韵律操,跑步、骑行、攀岩、游泳等运动方式更受年轻人的青睐。 “要加强心肺功能练习、腿部力量的练习,不止于跑,跑步时间长了,已经不单单追求速度了,更应该追求耐力,看自己能跑多远,能跑多久,怎么跑才是对身体最好的……” 体育场是神木市长跑协会的大本营,跑友们经常聚在一起交流运动心得,一起跑跑步,畅享运动带来的愉悦。“我是跑步的直接受益者,通过跑步我贫血改善了,体脂降下来了,整个人也更自信了。除了自己跑步,还带着家人、小孩一起跑,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跑步爱好者白小白说。 “10年前,我刚开始跑步的时候,偌大的体育场门可罗雀,冷冷清清,现在你看看,放眼望去都是跑步的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受周围环境、身边人的影响,认为跑步是最简单、最有效、最便宜的一种运动健身的方式,应该像吃饭、刷牙一样。”神木市长跑协会会长张虎说。 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 运动场地多起来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们走出家门,来到户外,积极参与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来,古老的麟州大地宛如少年般青春飞扬、活力四射,这可喜的背后离不开我市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因地制宜、转腾挪退背街小巷改造、空地荒地留下的“金角银边”,“见缝插针”地盘活空间,充实居民家门口的健身场地。 “我们现在扭秧歌的这个地方,之前是一片荒地,垃圾随意堆放,影响市容市貌。这两年,咱们政府把这儿利用起来了,建成了一个‘口袋’广场,大家一出门就能跳舞了,真方便。”市民单林霞说。 除了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之外,在打造15分钟便民健身圈的进程中,也不乏有企业和社会力量的加入,我市部分小区在开发建设之初,就致力于跟进小区配套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方便住户就近锻炼。“我们小区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场馆,再也不用发愁去外面找场地玩了,每天下班,约着朋友下楼打打篮球、出出汗,别提多畅快了。”王宝林说。 近年来,我市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尤其注重体育事业发展,通过加大政府机制保障投入力度、完善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进品牌赛事等举措持续推进“健康神木”建设,如今,“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成为了广大市民的共识,体育“红利”得到充分释放,“动起来”成为了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提速器。截至目前,神木市已建成体育活动场地292个,体育场地总面积达97.2万平方米,人均占有面积1.8平方米;为全市20个镇街综合文化站、364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备体育器材,基层体育健身功能日益完善;全市成立羽毛球协会等30多个单项协会,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1400人,每年开展马拉松、自行车环湖赛、健步走等各类大型体育活动50余次,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次,全民健身已日渐成为引领健康文明生活的新风尚。来源丨神木新闻网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