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那么,引发外耳道炎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呢?外耳道炎又有哪些症状呢?![]() 外耳道炎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的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等。 ![]() 病因分型 1、病毒性因素: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等。 2、疾病性因素: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内分泌功能紊乱等也易诱发本病。 3、生活习性因素:游泳或洗浴的水液浸渍造成上皮软化、肿胀、破裂、角质层破坏,使致病微生物侵入而造成感染。 ![]() 临床表现 1、外耳道灼热、发痒、疼痛、呈弥漫性充血、肿胀、表皮糜烂,先为浆液性分泌物,继而变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皮肤肿、遮蔽鼓膜,产生传导性耳聋及耳鸣。重者耳周淋巴结肿大并可出现全身发热、不适等症状。 ![]() 2、耳道红肿溃烂。常见病变为外耳道疖和弥漫性外耳道炎,中医分别称之为耳疖和耳疮。前者表现为局限性红肿,疼痛明显,突起如椒目或顶现脓点,后者则为弥漫性红肿、溃烂,黄白色分泌物较多。 3、迁延为慢性者,主要为耳部不适和痒感,常有少量分泌物,听力稍减退,外耳道皮肤充血或增厚,或覆有痂皮,痂皮伴随少量脓液或碎屑。有时揭去痂皮可致出血,鼓膜可浑浊、增厚,或因鼓膜上皮受损,其表面有少量肉芽形成。 ![]() ![]() 如何预防外耳道炎? 1、应戒除挖耳的不良习惯。挖耳不但损伤皮肤引起感染,而且经常刺激皮肤还容易生长“外耳道乳头状瘤”,使耳道经常出血,甚至影响听力。 2、要防止污水入耳。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堵塞外耳道。 3、要防止小孩注意口涎、眼泪的侵入。 4、洗澡、理发、浴身,注意防止污水入内。 5、患病之后禁止游泳。 6、忌一切海味鲜发物、榨菜、芥菜、雪里红等食物。 7、每年游泳前,请医生认真检查耳部。若发现耵聍(俗称耳屎),应请医生设法取出,以防耵聍浸水后,阻塞外耳道,诱发外耳道炎。若有鼓膜穿孔、中耳炎等疾病,不宜游泳,以防疾病复发。 8、糖尿病患者游泳时应特别注意卫生,以免发生坏死性外耳道炎。 来源/医品五官、听力学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