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是一个标题党!却引起了家长们的广泛注意和触动! 是的,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诱拐实验”,但是其中引出的问题却不得不让家长和社会深思! 论坛小编自从看了《亲爱的》之后,深受触动,这是一个真实的寻亲故事。而看了河北刘清谦寻找出门玩的儿子17年,共计十余万里路,让小编心痛万分,小编在想,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神木,发生一起,就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不得不引起重视! 于是小编想要做这样一个“诱拐”实验,目标就锁定3-7周岁的孩童,他们纯真不谙世事,容易受到坏人的引诱! 10月28日下午,在神木第一幼儿园内,一场由钟楼派出所民警和神木论坛编辑扮演的“坏叔叔”、“坏阿姨”的诱拐实验中,仅仅一个小时,棒棒糖、手机上阵后,小班、中班、大班各十余名3周岁至7岁的小朋友,皆被轻松“骗”走。这一幕,让在门房监控室的家长们看得心惊肉跳。 况且这样的一幕还是在幼儿园上演,如果是在孩子们玩耍的家门口,在吃火锅店的游乐场,在人潮人海的商场里,如果真正发生这样的事件,我们的家长还如何自处?我们的教育是否监管到位?警方、家长和老师的看法都不一致,但是能够由此引起各位家长对孩子的人身安全的重视,就是这次“特殊实验”的初衷。 小编扮演“坏阿姨” 道具还没用上,三句话就哄走了 为了让此次“诱拐”实验更加贴近真实,我们跟园方商定,实验在孩子到幼儿园内的游乐场玩耍时进行。3点20分,三个班的孩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各自的老师带到游乐场玩耍。就在孩子们开开心心玩耍时,老师“因故”离开了现场,实验开始了。 ![]() "小朋友你好,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回家。”小编原准备此招不行就用手中的棒棒糖“贿赂”,没想到小女孩拉着小编的手就走。 ![]() ![]() 保安叔叔问:“小朋友这是谁呀?” 小女孩说:“这是我妈妈的朋友,我阿姨。” 这名小朋友成功被骗出,这让幼儿园的老师们直呼,“这也太好骗了吧!” (了解更多活动资讯,请加神木论坛妈妈群:254623109 微信群名称:神木论坛妈妈群) |
警察装成“坏阿姨”
为了买棒棒糖,孩子们帮“坏阿姨”骗起了保安 钟楼派出所贺警官对自己手中的道具棒棒糖信心满满。“小朋友都喜欢吃糖,用这个‘骗’小孩,肯定有效。”
果然不出贺警官所料,当她拿着棒棒糖走到正在玩耍的小班小朋友当中时,孩子们的目光一下就被吸引了过来。她对孩子们说:“跟阿姨出去吗?阿姨给你们买棒棒糖吃,几个孩子立即凑了过来。 “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一句话让小朋友们纷纷跟着她走了。贺警官还特意跟孩子说:“如果保安叔叔拦住的话,就说是妈妈的朋友喔。”
结果经过保安室时,两个小朋友果然对着保安说:“这是我妈妈的朋友!”小班9名孩子成功被骗出大门。 |
妈妈们监控室观看 最初还有信心,看着看着眼眶都湿了 为了引起家长对孩子人身安全教育的重视,幼儿园邀请了十几名家长代表参加此次模拟实验。她们在幼儿园门房监控室内,通过监控观察着孩子们的举动。 ![]() 起初有一半的家长表示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他们自称经常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等,所以坚信孩子不会上当。可当看到这些孩子们被轻松骗出大门后,这些家长急得跳了起来:“如果是真的人贩子来了,这样的后果,我都不敢想象。” 实验结束 幼儿园的老师、园长现身,告诉孩子们真相 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模拟实验中,小班、中班、大班分别有十多个小朋友被“骗”,这让幼儿园的老师们也很吃惊,说这个结果真是大大出乎意料。 ![]() 园长现身,告诉孩子们真相 小编感言 是的,实验结果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我们每位家长平时都有跟孩子说,不许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能跟陌生人走。但是真正实践了后,这个活动让我知道孩子是天真的,作为家长必须时刻不能放松。拐骗者常常会用冒充熟人,或者利用玩具来诱拐孩子,仅仅通过说教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演练来让孩子亲身体验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面对人贩子层出不穷的作案手段,提醒家长要注意,首先要教孩子学会拒绝陌生人的礼物;尽量固定接送孩子的家长,不给犯罪分子可趁之机;带孩子出门,不要让孩子离开视线范围;尽量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训练孩子牢记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和电话号码等信息;教孩子辨识警察、军人、保安等“穿制服”人员的特征,养成向他们求助的意识。 来源:神木论坛 (转载请注明出处)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