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
话说神木 发表于 2022-11-23 17:09:47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传说汉代时,王昭君遵皇帝之命,一路北上,远嫁匈奴。一干人马,行至尔林兔草原即将告别中原时,昭君下马回头望,乡关万里家何在,君问归期未有期,心里顿时生出万般惆怅。

昭君席地而坐,对着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流了整整七天七夜的眼泪。泪水悄悄往一个地方流,也不渗入土壤,积在一处,成了一片六七十平方公里清澈透明如仙境的湖泊,在草原灼灼的日光下,熠熠地闪着光辉。

王母娘娘高居云端,注视这一处凭空而来的泪湖,感动万分。可情不能枉法,天意难违,她思来想去,唯一能为昭君做的便是保持那湖水永不枯竭。随即派了七仙女下凡,仙女们各执一条彩带,从七个方向奔往泪湖,在彩带的末端,系着七股清水。那七股清水,成了七条季节河,不间断地流入“昭君泪”,日积月累,有了今天的红碱淖。




难忘野旷天低树
红碱淖是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的淡水内陆湖,面积67平方公里,隶属神木县尔林兔镇,具体位于尔林兔镇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新街镇刀劳窑村的交界处,总面积达90平方公里。波光粼粼,水草茂盛,融草原风光与江南泽国于一体。“淖”,乃蒙古族语,是水泊、湖泊的意思。

凭借独有的魅力,红碱淖在1995年被陕西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1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红碱淖地处沙漠草滩区,是年轻的内陆湖泊,呈三角形。湖水晶莹,平均水深8.2米,最深处为10.5米。

世间万物皆喜水草,逐之而居。红碱淖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候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每年的5月份,群鸟翔空,景象壮观。尤其是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遗鸥,二级保护动物白天鹅、海鸥、野鸭等禽鸟来到这里筑巢、安家。

遗鸥意为“遗漏之鸥”“失落之鸟”,是为人类所认知最晚的鸟种之一,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作为濒危鸟类,遗鸥对自己的繁衍、栖息之地特别挑剔,每年的春末夏初,它们就飞来红碱淖的中心岛——红石岛上,繁衍后代,延续生命。



湖内淡水鱼类多达17种,其中鲤鱼、鲫鱼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闻名遐迩。此外,大银鱼则以色泽明亮、肉质优良而闻名海内外。为了保护水产资源,发展渔业生产,1958年神木红碱淖渔场成立。据统计,截至1986年红碱淖共捕鲜鱼800多万斤,“红碱淖水煮鱼”成了著名的佳肴。

红碱淖四周风景独特,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5公里,东侧有尔林兔草原,西侧有面积达70平方公里的葫芦素天然草原,水草丰富,牛羊成群。这湖,恰似一幅素雅的水墨画,铺在黄土地上美丽的草原中,塞外风光与蒙汉文化被淋漓尽致地呈现。静若处子,动若脱兔,黄风是画家,大笔一挥,一层层的沙浪、水浪,红碱淖成了旷世杰作。画中簇簇沙柳,为这片沙海涂上了一抹新绿。

美景享尽,娱乐来袭。红碱淖的娱乐项目丰富多彩。高速艇、摩托艇左右穿梭;沙滩摩托车,驰骋沙海;水上乐园,过关斩将。作为陕西境内唯一的、西北地区最大的水上乐园,红碱淖的所有设备均从顶尖生产厂家引进。儿童戏水池、彩虹滑梯、水上淘气包、成人游泳池、卡丁车等多处游乐区,为游客创造了一个城市生活之外的释放空间。

日落时,水天相接处,出现几朵玫瑰色的霞晕,随之而来的是一片金黄。无数的沙丘,浩淼的湖面,还有偌大的天空,皆披上了一层金黄色薄纱,众多外出觅食而归的遗鸥,在这座水上演出厅载歌载舞。夕阳西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锦大路、麻瑶路、环湖观光路、包茂高速、210国道,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线,就像一条条伸开的臂膀,红碱淖张开臂膀欢迎着五湖四海的朋友,观日出日落,听众鸟齐鸣,骑草原骏马,赏大漠盛景。

但愿江清月近人
然而,母亲湖危在旦夕。

随着注水量和降雨量的减少,pH值和盐度增加,红碱淖的水产资源已基本消逝殆尽。

除了水产资源的减少,飞禽的种群数量也逐渐减少。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红碱淖遗鸥种群数量繁殖了7708巢,到2013年下降到了4563巢。2013年红碱淖半岛和湖岸边先后有800巢遗鸥产卵并成功孵化出雏鸟,但均未成活。

红碱淖湿地承载着全球90%左右的遗鸥种群数量,遗鸥在选择繁衍、栖息之地时比较挑剔,喜欢在陆地比水面高50厘米左右的湖心岛生活。而近年来,红石岛沙地的裸露面积越来越大。遗鸥,特别是遗鸥幼鸟主要以底栖动物为食物来源,而底栖动物适宜的水环境呈弱碱性,pH值介于7.0至8.0左右,目前红碱淖水体pH值已达9.6,必将威胁到底栖动物的繁殖生存,从而引发遗鸥的生存危机。



红碱淖水体pH值远超出鱼类和底栖动物的生存极限(正常为6.5~8.5),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的生存受到威胁。pH值和盐度增高,水产资源和飞禽种群数量减少,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红碱淖蓄水量的不断减少而引起的。红碱淖自形成距今80多个年头,水面面积最大可达67平方公里。根据中国科学院地面卫星遥感中心的卫星遥感影像资料测算,1997年红碱淖湖面面积约55平方公里,2013年为32.6平方公里。近10年间湖泊面积缩小近30%,水位下降4米多。

是什么原因导致红碱淖水位不断下降?

正如前文提及的传说,红碱淖水源主要靠地表径流、自然降水和7条季节性河流的补给,而今,只有七卜素河常年不断流,其他河流均已干涸。所以,红碱淖只能靠降雨来延续自己的生命。

针对湖区水位下降的问题,红碱淖景区办开展了两项补救措施。一是对红碱淖唯一的补水河七卜素河进行治理:七卜素河全长25公里,2012到2013年治理了7.5公里,剩余部分将继续治理;二是在2012至2013年,红碱淖景区办与神木气象局合作开展了人工增雨工作,目前,红碱淖设置了8个固定增雨点,6个移动增雨点。

为了减少对湖区周边环境的污染,相关部门也做了很大努力。2013年投资1亿元,完成了对红碱淖周围积水灌溉的改造和畜禽养殖项目的治理。针对遗鸥最大繁殖基地红石岛,也根据遗鸥的繁殖特点进行修补、填充。

目前,红碱淖湿地由国家设点,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对遗鸥繁殖进行24小时监控、保护,但是有些人为因素却依然严重影响着遗鸥的繁衍、生息。

红碱淖对陕西、内蒙古地区的生态和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被誉为榆林市和鄂尔多斯市的“肺”和“肾”。这颗大漠明珠,在艰难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1 无聊无聊
筱星星star 发表于 2022-11-23 17:49:07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期待2023年的红碱淖,时间好快,追着人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a610 发表于 2022-11-23 18:32:34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的故事 !厉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折翠萍 发表于 2022-12-7 08:41: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风景好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