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
话说神木 发表于 2022-12-5 15:27:01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坐落于距神木县城九公里的解家堡办事处木瓜梁村双寨墕沟畔上,本地人简称“大观园”,是目前陕北最大的民俗文化展示区。2011年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是陕北民俗文化的一幅缩略图,是神木县乃至榆林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黄土高原的苍凉与壮美,体验丰富多彩的陕北民俗,领略独特的陕北文化,尽享农耕文化的乐趣。

陕北文化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农耕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音乐文化、民俗文化。而大观园的设计理念就是体现这五大文化,全方位诠释陕北的传统民俗。大观园内有六大功能区:大门景观区、民俗文化展示区、服务接待区(窑洞宾馆、农家小院)、农耕文化体验区、珍禽养殖区、康体游乐区(乡村乐园、场地区、亲水区)。

美丽大观园

参观大观园,第一站必须是陕北民俗大观园。陕北地区虽然有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渗透,但主体还是农耕文化。陕北民俗馆内有20个展室,既有动态的影像展播,也有静态的实物陈列,栩栩如生的人像雕塑和场景模拟给游客生动地还原、展示了传统的播种、收获、日常家居、婚嫁习俗、服饰女红等场景。这些渐渐被人遗忘的生活场景,就是陕北农耕文化的见证;这些劳作的场景,就是黄土高原上自古以来春耕、夏锄、秋收、冬藏的生活面貌。最可贵的是这些藏品都是大观园的主人张智飞先生耗时费力地从陕北地区民间收集的原生态的生活用品。



走出民俗大观园,沿着小路下行,就到了服务接待区的农家小院和窑洞宾馆。窑洞是陕北人特有的传统居住形式,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建而成。其特点是隔温保热,冬暖夏凉,施工简便,造价低廉。农家小院内有按照陕北传统风俗搭起的火炕,也有木床,一院一品,各具特色,可供游客疲惫时临时歇脚,也可小住一段时日,抛开俗务,享受农耕文化的乐趣,不失为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农家小院有一部分用作陶瓷坊,一部分用于剪纸展示。剪纸是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如果说黄土高原粗犷、厚重,还有一点点荒凉,那剪纸就是这片黄土高原中最富有诗意的艺术。陕北剪纸独具一格,很有特色。剪纸是妇女们创造的文化,在陕北曾有“找媳妇,要巧的”的习俗。给娃找媳妇,“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就是看剪纸绣花。人们普遍认为,剪纸好的女子肯定聪明,以后生下的娃娃也自然聪明。

剪纸工艺展览馆内陈列了陕北民俗场景的系列作品300多幅,剪纸的题材丰富多彩、各式各样。形象栩栩如生,剪工细致,造型生动逼真,图案空灵俊秀,展现出了陕北地区的神秘韵味。

离窑洞宾馆不到百米的地方,还有一间作坊,与民俗馆和打场、碾磨等馆外场景共同构成了三位一体的大观园主打品牌——民俗文化展区。民间作坊里有油坊、豆腐坊、酿酒坊。游客既可现场观看制作过程,又可品尝作坊里做出的美味。特别是纯手工酿出的高粱酒、小米酒,清如泉水,醇厚绵延,供不应求。

悠悠陕北情

游览大观园,切不可错过原创舞台剧《壮歌神木》。陕北地区山连着山,沟连着沟,在这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中,形成了陕北独特的音乐文化。民歌荟萃,种类繁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20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而大观园里的舞台剧《壮歌神木》,以信天游为主题,结合独奏、合奏、独唱、对歌等多种表演形式,全方位地展示了陕北特有的地方音乐文化,展现了“沟峁峁、圪梁梁、窑洞洞、树桩桩”里陕北人的质朴、忠厚、率真和坦荡,歌颂了陕北人对传统的敬畏,对黄土高原的热爱,对爱情、幸福的追求和向往。



品过米酒,听了信天游,那就应该去康体游乐区放松一下。在这里,荡秋千、滚铁环、负重爬坡等传统的陕北农村体育娱乐项目,让游客亲身感受陕北农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骑马、坐花轿、赛猪、赛骆驼等民俗活动,让游人亲身体验陕北农村生活的多姿多彩;纺织、剪纸、刺绣等各类民俗表演,让游人真切地体验到精彩纷呈的陕北民间艺术。

正如一首信天游里唱的:“一把把黄土一把把汗,红花绿叶都是用心换。”这丰富多彩、别致有趣的陕北民俗大观园,是其主人张智飞向陕北民俗文化致敬的心血之作,也是神木旅游的新亮点、新景点。所以,毋庸置疑,陕北民俗大观园必将作为黄土高原上陕北民俗文化的一面旗帜,迎来更多的游人参观,将陕北民俗文化传播得更远。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1 无聊无聊
折翠萍 发表于 2022-12-7 08:37: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大观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