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南,出神木城,再行五公里,有一处风景秀丽的小村庄,叫单家滩。这里杏林遍野,小溪清澈,春天到来时,杏花烂漫。康熙年间,改称其为杏花滩。每当杏雨时节,花红叶翠,枝繁叶茂,逐渐演为神木八景之一—“杏滩濯雨”。 ![]() 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神木同知陈昌国游览杏花滩,流连忘返,深深被其吸引,铸碑记述。留诗《游杏花滩》,曰:出城东看杏花开,花外盘桓酒数杯,转入桃溪春寺静,山光鸟语悦人来。自此,杏花滩开始走进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春,榆林东路道张衡游览杏花滩,深感其美,留下“游杏花滩”三律,并斥资建“浩然亭”增秀于白龙寺旁。 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康熙帝亲自领兵进军宁夏,听闻杏花滩美景,十分向往,专程走访,并赐“杏花禅院”匾额于山门。适时,正值农闲,当地农民采来马兰、野麻等忙于造纸。康熙帝在游览间隙,不免对纸农嘘寒问暖。得知其生计艰辛,幽默地叹:“此地皆为侯(公元114年,汉安帝封蔡伦为龙亭侯,他发明的纸,人称蔡伦纸),可惜乃穷侯。尔等早种晚收,时刻生金也。” 康熙帝感念纸农辛苦,欣然赐一联与纸坊:水池中鱼龙变化,竹帘上时刻生金。 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神木知县王文奎,邀请府谷知县狄燧、神木部使嵩英、神木同知苏尔登额等至杏花滩赏景,各有诗刻留寺。道光年间,神木知县王致云等对杏花滩兴致尤浓,多处吟留。 道光《神木县志》记载杏花滩:“春日杏花灿烂,游履纷纭,邑中胜景,以此为最”。 要说杏花滩,先游白龙寺 穿过弯曲的小径,抬头看,就在不远处,立着一座寺庙,像一位睿智的老人,静观着神木城一年四季的云卷云舒、晨昏晴雨,那便是杏花滩一景—白龙寺。 白龙寺,又名岫岩寺,建于明永乐年间。山门入口处的“杏花禅院”匾额即为康熙帝所题。山门口两尊石狮子,公狮张口注视来往信众,母狮慈祥护子,惟妙惟肖。几百年来,这一对狮子肩负驱魔避邪之任,尽忠职守,护卫古刹及民众。方形石柱四面均刻有对联一副,数正前方的这副“青山涵古寺人间净土,绿水卧白龙世外桃源”最为显眼,字里行间渗透出对杏花滩的赞美。 山门右侧有一棵老槐树,绿叶葱茏,为树下的天仙庙撑起了一把巨伞。这棵饱经风霜的老树是当地百姓眼中的图腾,曾被红卫兵砍得仅剩老根,如今却更加繁茂。山门左侧向前,是一块巨大的嵬岩。仔细观察,有摩崖石刻多处。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是一种传统的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杏花滩岩壁上保留较为完整的摩崖石刻有:周岐的“只在此山中”,陈昌国的“枕流漱石”,张衡的“浣云”,还有周文英的“得声寓色”等,皆是历史瑰宝。 推开寺院陈旧的大门,几株高大的松柏映入眼帘。再向前,过庭正中是关帝庙,关帝圣君,儒、道、佛三教皆尊其为神灵,他的忠义大节,永垂青史,受后人爱戴。在关帝庙右侧枯朽的悬梁上倒挂着一口古钟,重约一吨,这口铁钟,足足经历了300多个春夏秋冬。从清康熙年间至今,历经风雨却保存完好,其上所铸的“康熙年间”字样依然清晰可见。在大殿的两旁,各有一块石碑被牢牢地镶嵌在墙壁上。相传,这两块石碑伴着那口古钟,一路从康熙年间到今天。 走出关帝殿,西配殿出现在左边。西配殿内五位护山老仙站立其中。作为白龙寺的护山之神,诸位老仙各显神通,守护着这座古寺。 拾级而上,向前是佛祖庙。庙内所塑大小佛像十余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各地的香客,焚香秉烛,祈求平安。除了主祀释迦佛外,还配祀观音、地藏等神仙佛像,香火旺盛,佛缘极佳。近山近水,是当地百姓礼佛祈福的上好去处。 过了白龙寺,再品杏花滩 杏花滩作为神木县境内著名的旅游胜地,三山环抱,另一侧清泉长流,受文人墨客喜爱,是居古城者春游踏青的最佳选择。至民国,其繁盛之境却黯然消退。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书法家王雪樵带领学生游杏花滩,看到萧索的白龙寺,感叹世事,于此留诗《游岫岩寺》:问山寻水汗漫游,绝无人迹亦勾留。可怜冷落岫岩寺,只有斜阳满树头。“文革”时期,杏花滩难免浩劫,白龙寺首当其冲成了被破坏的对象。尽管后人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修葺,但是,杏花滩的景气、人气已经大不如前。 1994年,神木县文化界知名人士武绍文集各界人士之财力、物力,对杏花滩进行了大范围的重修重建,并新建杏花别墅。杏花别墅内设有文渊塔、文宗堂、王雪樵书室、杏檀再春堂、问心亭等。除此之外还恢复、新建了双面石碑43块,且刻有古今诗文题词60多首,建成杏花滩碑廊摩崖10块、纪念碑一座。滩内增添了杏树、桃树及各类花草。 武绍文的这次修建,一举将杏花滩建设成了有品位、有特色的旅游休闲场所,成了神木人晨昏必去的大众花园。2001年,神木县政府将占地300亩的杏花滩进行扩建,完善其各项公共设施,取名杏花滩公园。 杏花滩公园是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型的文化生态式公园,以东兴街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园区。东区广场入口处有小型喷泉,在喷泉后方正中央铸有大型人像雕塑,手持墨笔,目视前方,他便是写下著名诗篇《渔家傲.麟州秋词》的北宋名臣范仲淹。另外,东区内还设有儿童游乐区、杏花滩诗廊区和丁香区等,人们可以在这里一边品读诗文,一边观赏美景。 过了东兴街,是西区。西部园区设有河堤景观区、群雕景观区、湖面游憩区和杏花林等。站在入口处,杏花滩最大的豌豆荚形人工湖映入眼帘,碧波荡漾,在夕阳的照耀下,像是撒落的金子一般熠熠生辉。四座拱形石桥巧妙有序地跨过人工湖,连接两岸,岸边垂柳婆娑。鹅卵石拼凑而成的小道成了天然的足部按摩器,踏步其上,十分舒适。西区内还设有一座由松柏环绕而成的方形迷宫,是名副其实的儿童乐园。 杏花滩东西区内植有垂柳、松柏、云杉、香花槐等62种乔木灌木,最吸引人的是用松柏修剪而成的树雕,其中,十二生肖树雕尤为出众,惹人驻足。还有许多精美的石雕,远望湖对面,几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手提花篮,相拥在一起,十分温馨。 邑中胜景,以此为最。杏花滩将寺庙、别墅、公园三者结合在一起,看花开花落,观云卷云舒,是永远的世外桃源,让一代代神木人流连忘返。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