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
话说神木 发表于 2022-12-16 14:39:30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帖最后由 话说神木 于 2022-12-16 15:05 编辑

针孔微雕显万象,线足点缀大世界。刺绣,一个在针尖上追求艺术,在指尖上构建幸福的技艺,历经千百年的漫长岁月,传承至今,如同潋滟的波光,闪烁在历史的长河中。



神木刺绣,大都出自家庭主妇之手。这种传统的针工技艺不是通过家传,就是在相互交流中得以延续。相传,明清时期神木就有刺绣工艺,只是当时的妇女大部分都把它当成一种手艺、特长,或是一种谋生手段。道光年间《神木县志》记载:“境内不产丝绵,绝无纺织之事。妇女虽习刺绣,亦未精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县内曾创办过刺绣厂,邀请山东师傅传艺培训,虽没有将神木的刺绣艺术发展到全国知名的程度,却也实实在在地提高了神木刺绣的水平。如今刺绣在神木尽管没有专门的作坊,但是刺绣工艺中所涉及的针法已达40多种。这一步一步的提高,不知花费了神木妇女多少时间和心血,积累了多少经验和技能,才将神木刺绣从模仿到独立创造新花样,最终形成了本地独有的风格:粗犷的线条,庄重的色彩,简练的构图,夸张的造型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神木的刺绣工艺品大多是肚兜、耳套、围脖、卧单、枕头、虎头鞋、绣花鞋、荷包、烟袋等生活用品和装饰品。这些绣品内容朴实,构思巧妙,绣工精湛,简单中带着繁杂的工艺技巧,朴素中带着万千变化。刺绣纹样均带有不同的寓意:吉祥、富贵、喜庆、和谐、幸福,每一针每一线都承载着神木妇女对孩子的关爱,对亲人的祝福,寄托着女子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在外行人眼里神木的绣品就是一根针、一根线的简单缝制,却不知真正的刺绣高手在这一针一线上演绎出了多么复杂的刺绣技巧。设计纹样、绘制图案、压印蓝纸抠图、吊线、上绷架、墩绣……绣制过程中,绣者不仅要手疾眼快,更要有足够的耐心,能长时间坐得住。

高爱华、高丽霞、白补莲三位妇女就是能坐得住的神木刺绣高手,同时她们也是神木刺绣工艺的传承人,为神木的刺绣艺术做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高爱华的临摹作品《清明上河图》,成就之高,令人叹服。

绣品宏大壮丽,针脚细密,色彩淡雅,长18.6米,宽1.28米,是绣者倾注心血最多、耗时最长的一幅刺绣。绣制之初,绣者用放大镜比照原图细节,分块放大,然后用印蓝纸压布,再把图案放到布上,用手将图案描到布上。一天只能描一块图案,仅描图就长达三个月。绣制过程中,绣者采用分捏花补绣、包针刺绣和纱线套绣等形式,使用平针、平套、水路等针法,将原画中550余人、60多匹牲畜,20多只木船、30多栋房屋楼阁等场景,全部完美地展现在了人们眼前。作品中流露出的感动与热情、追求与梦想,用妇女的针线活计,缝缀于锦绣中,穿引至刺绣艺术的高度上。



当人们在惊叹神木刺绣的高超工艺时,也不无担心神木刺绣的传承。然而,只要有人在遍览千古风情的时候,仔细感受神木手工刺绣的纤线绵心,就会心动,与刺绣相约,为生活增添新的活力和生机;只要有人在品味神木刺绣独特风韵的时候,细细体会乡间妇女外柔内刚、坚忍不拔的艺术追求,就会行动,与刺绣牵手,幻化出更加精细华丽、粗犷拙朴的锦绣世界。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