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
话说神木 发表于 2023-2-7 15:45:44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神木各乡镇每月都有固定的集会,它是村民们交流农副产品、采买生活用品的主要场所。腊月里的集会又被称为年集,年集是神木老百姓的最爱,也是神木各地集会里最红火、最热闹的。

老一辈人的记忆里,小时候是赶着骡车、牛车去赶年集;80后的记忆里,小时候是坐着三轮车赶年集的;90后的记忆里,是坐着私家小轿车去集市上凑热闹的。



早上6点多钟,吃点早饭,高家堡镇周边十里八乡的赶集人,穿着厚实的衣服,“集结”在一起,准备“相跟着”去集会上购办年货。坐在大人的怀里,听着“踏踏踏”的声音,身为小孩子,想着精美糖果的味道、精装饰品的可爱,一股不能压抑的欢乐情感在心里升腾着,翻涌着。

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后,踏入高家堡镇那条有点破败的柏油路,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已经支架好的摊位,卖米面油肉的、卖衣服鞋子的、卖水果杂货的、卖春联鞭炮的、卖年画戏耍的……应有尽有,似色彩斑斓的油画一般,等待着能够识别它价值的买主。



高家堡镇,是陕北四大名堡之一,它的历史风貌、文化底蕴、风土人情都是独一无二的,包括它的乡镇集市,依然保留着淳朴、干净、热闹。

小孩子跟着家里的大人,最先逛的必定是肉食市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前,神木人生活困苦,家里圈养的猪都是卖了换钱的,过年能吃上顿肉就是一种奢侈。哪像现在,养猪的农村人,过年的时候能囤积一二百斤猪肉。

不过如今赶集的人,买肉的也不少,在食品安全堪忧的今天,农村人卖的猪肉不含任何添加剂,天然、健康,能让人放心食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流开始上升,越来越多的赶集人聚集在这条年货小街上,四处转悠着,挑选着自己需要的年货。米、面、粮、油、调味品……都是年货的重头戏。

谷米,神木地方方言,是当地人对小米的称呼。“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里旱死粟”,说的就是小米。小米多用于制酒和熬粥,神木人习惯用它来做汤喝,叫米汤。米汤营养丰富,是滋补养身的良品。过年的时候,称上个五六斤谷米,正好能帮人们调适“油水”过多的身体。

当遇到糖果、甜品、水果摊位时,大人手牵的小孩子,早已按捺不住那上扬的心,飞奔出家人的手掌,眼巴巴看着摊位上的好吃的。大人看着自家孩子的馋样,不由得花上几个小钱,买些许糖果,放几颗在孩子手中。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剥开糖果皮,将糖果扔进嘴里,“吧唧”一下,甜甜的味道溢满口腔,小脸儿洋溢起欢快的笑容。看着这一幕的大人,拖着孩子的小手,微微翘起了嘴角。“年味儿”在温暖家庭的幕曲中更加地浓郁醇香。

过年,最不可少的就是春联、年画和鞭炮了,而它们也是必须置办的年货。

识字的大爷、大妈会深思熟虑地买几副精心挑选的春联、几张鲜艳瑰丽的年画;不识字的人,则是凭感觉选,不过多数会挑黑字镶金边的春联和来年属相图。

那火红的春联,犹如冬日里的一轮暖阳,饱含着人们对新年的期盼、祝福,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那艳丽的年画,犹如寒冬下家人团聚的剪影,装点着人们的过年梦。

鞭炮又叫爆竹、爆仗、炮仗子,是中国人过年不能缺少的喜庆物品。燃放爆竹作为欢度春节的一种方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过去,人们生活不富裕,孩子们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满足自己的小小心愿,如今街边一排排的花炮,一串串的爆竹,任人挑选。

赶集的人东逛逛,西转转,这儿买点儿瓜子、花生,那儿买点烟酒、礼品,这块看看鞭炮礼花,那块瞅瞅灯笼春联,逛一逛水产市场,遛一遛商场超市。虽说有点儿“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味道,但是“年味儿”还是实打实的足!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2 无聊无聊
阿白家的 发表于 2023-2-13 23:43: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年货齐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