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作年,它定期出现祸害人间。后来,人们找到了它出来的规律,把它出现肆虐的那一天叫作“年关”,于是每年的“年关”,人们都闭门闭窗,待在家里不出去。再后来,有人发现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巨大的响声,所以就有了人们在“年关”贴红对联、燃红烛、点火塔、放炮仗的举动,久而久之,这样的举措就成了习俗。 ![]() 对于传说,人们总是半信半疑,但是过年的做法却一直保留了下来,还成为中国人最受重视的传统。每年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忙碌了,神木人也一样开始为过年做着准备。 腊月初一炒豆子,腊月初八焖饭,腊月二十三祭灶,腊月二十四扫房、贴窗花,腊月二十五开始购置年货、做年食子……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算进入了年关,人们每天都忙着除尘布新、制备年食等等,直到除夕夜,都不停歇。 贴春联、贴年画、请神、拜神、送神、烧香、燃烛、挂灯笼、垒火塔、拜祖先、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除夕,整个聚集着“年味儿”的精华,带着人们真诚的祝福,打开新年的大门。 每年的这一天,当鸡鸣响起,各家各户的女主人烧起了炉灶,准备早饭,男人则打扫院子,小孩子要么还在睡懒觉,要么就是欢喜地摆弄着红红的春联。 春联,又叫门符、春帖、对联、对子等。它起源于桃符,最初做辟邪驱灾用,后随着“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联语的出现,成了富有新年祈福、祝愿意义的“春联”。 贴春联,首先要准备好糨糊。糨糊是用面粉或者淀粉加水熬制成的黏稠糊状物。春联的贴法,有诸多讲究。 一是春联上下联要分左右贴。上联贴门的右侧,下联贴门的左侧,是传统的贴法,如今,人们已经习惯从左到右顺着贴。二是重视小帖的粘贴。小帖,实际上是指一种写着吉祥词句的条形对联。这种条形对联多出现在神木的农村。农村人讲究多,羊场上要贴“草积如山”,粮仓上要贴“五谷丰登”,牛羊马棚圈要贴“牛羊满圈”“六畜兴旺”,打水井口要贴“细水长流”,碓臼上要贴“白虎大吉”,屋内炕墙上要贴“抬头见喜”,出屋门的墙上要贴“出门见喜”等等。过去,春联是由读过书的文人、学子自己撰写的。在平仄对仗中,春联传达了人们最朴实的希望——红红火火过大年。 春联贴好后,神木的男人还要做一件事:挂灯笼。近些年,富裕了的神木人,都买一只大红的灯笼,挂在家门口。过去,灯笼可都是自己动手做的。对此,高三璋老人深有感触。 “五角星灯笼、八宝灯笼是我最拿手的”老人说。现今仍耳灵目明的他,扎起灯笼来一点都不含糊。那速度,那手法,干净利落。棒棒(高粱秆)、麻绳,一捆一扎间,灯笼就成了,让人不可思议。最后,给灯笼上色是一项比较艺术的活,这对于教授绘画、书法的高老师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但是,高老仍会一个角一个角,认真地配色,认真地上色,这是他做人做事的原则。 高挂的灯笼,如一盏明灯,照亮着在外奔波人的心,指引着游子回家的路。 打醋炭,是挂完灯笼后需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打醋炭,是神木的一种较为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一边端着炭勺前进,一边往炭上浇醋,转完家里的角角落落,打醋炭才算完成。本来打醋炭是为驱邪用的,而它也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过年的打醋炭习俗,也发生着巨大变化——消失。 但是,有一种习俗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它就是神木特有的垒火塔。垒火塔,意义重大。除夕夜燃起的火塔火焰高低,代表着来年兴旺的程度,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寄托。所以,神木家家户户都会垒火塔。有钱的人家,拿炭垒火塔;钱少的人家,拿木桩做火塔,不管是哪种,寓意都是好的。 过去,迷信的神木人,过年还有一讲究,就是在家里的门窗上放置刀具、蒜炮,水瓮里放葱头。说一千道一万,它们都是为了镇邪、驱鬼、驱魔。不管怎么样,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年夜饭。 神木人的年夜饭,简单而隆重——四大碗、八大碗。这种吃法, 神木城里人称老席,所以除夕这天,神木城里的人将吃年夜饭又叫坐席。过去,人们生活穷困,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顿最丰盛的饭菜,所以四大碗基本都是肉,红肉、白肉、鸡肉、羊肉。 其实,神木人好吃肉与它的地理、气候有关。神木地处晋陕蒙交界,冬季严寒而漫长,受气候和内蒙古饮食文化的影响,肉成了神木人补充能量的最好来源。神木农村人,喜欢吃的是炖肉。简简单单炖一锅猪肉或是羊肉,手抓着吃,吃得满嘴、满手都是油,这才是他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吃过大鱼大肉的“胃”,有时候还需要粗茶淡饭的调理,隔年捞饭就是专属“胃”的清洗剂。隔年捞饭,神木人又称积年捞饭,指捞饭吃了两年,寓意年年有余,一年到头吃不断,今年还吃昔年粮。隔年捞饭其实就是米饭,是用黄米或小米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隔年捞饭有了新花样,黄米拌大米或是大米饭,也有人家用大米和小米搅着做,喻为有金有银,金银满盆。 坐完席后的神木人,一家子高高兴兴的,坐在收拾完年夜饭的热炕上,小辈给长辈敬着酒,长辈跟小辈拉着家常,时不时看看春晚、放放鞭炮,准备守夜。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病驱走,象征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事事顺利。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为延长父母寿命,有敬老孝先之意。 其实守岁一点都不简单。期间,长辈会带着孩子给家里的各个神仙敬酒上香,一晚三回。土神、灶神、门神、财神、三界神,全部都要敬酒上香,还要磕头跪拜,希望这些神仙可以保佑自家来年家庭和睦、财运昌盛。 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时,新的一年到来了,人们燃放着鞭炮,相互抱拳作揖问着新年好。等孩子们睡熟后,家长放些许钱币在他们的枕头下,是压岁钱。这压岁钱是孩子们期待过年的原因之一。因为有钱就意味着可以买东西吃了,这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高兴的事情。“年味儿”也在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的时候,将新年的气氛衬托得更加火热!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