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
话说神木 发表于 2023-2-22 17:10:41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欢欢喜喜过大年,红红火火杨家鼓。如果说秧歌是新年里最红火的民俗活动,能与之相媲美的表演便是杨家鼓了。

正月初八,神木东兴街上,由200人组成的方正队伍进行着表演,姑娘们齐扬令旗,英姿飒爽,后生(小伙子)们同捶战鼓,意气风发。应和着时缓时急的鼓点,姑娘、后生以洒脱舒展的动作和浑厚响亮的呐喊声,给观众呈现出将士出征的气势,让观看的人顿时斗志昂扬。这就是由神木中学继承和发扬的表演——杨家鼓。

在中国历史上,神木曾是边关要塞,有“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之名。宋代名将杨业家族曾雄踞于此,保家卫国,杨家将的威名由此传至全国,英雄的故事流传千古。“汉家飞将领,死战燕山护我师 ;威信名不来,至今遗祠。”杨家将的精神,时刻影响着神木这座塞北名城;杨家将的故事,一直在麟州大地上代代相传。

2003年,为配合陕西农**动会,神木相关机构邀请专家,根据当地流传的杨家将故事,结合军队、鼓乐、舞蹈的特征,独创了一种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间大型团体式鼓乐表演——杨家鼓。



杨家鼓作为一种表演,它的服装、道具别具一格。神木中学继承的杨家鼓,至今已走过十个年头。它的服装造型、颜色款式也已更新了四次,但是无论怎么改变,都不会舍弃杨家鼓服装造型的理念——战斗。所以队伍的服装颜色多以红色、黄色为主色调,造型以古代战斗铠甲为主,帽子则是带有帽缨的战斗帽,裤子也是同款军服,从头到尾,给人一种威武雄壮、勇猛无敌的感觉。

服装抢眼、霸气,鼓点的气势更是带着军人特有的豪迈,吹响出征的号角。杨家鼓击打出的鼓乐,铿锵有力,正如古代将士出征击打的鼓声,控制着战斗前的节奏,调节着将士的气势。这种胸鼓,与我们常见的有所不同,是特别设计的。红色八角立体造型,身形扁且大,两侧鼓面上还印有太极八卦图。在传递一些传统文化信息的同时,亦能激发将士奋勇抗敌的威武气势。

除了胸鼓以外,旗帜也是杨家鼓表演必不可少的道具。杨家鼓的旗帜有两种,一是“令”字旗,一是“杨”字旗,两者都是杨家鼓表演的灵魂。“令”字旗,是队伍的总指挥,决定整个表演的节奏。开始、结束、队形变换、恢复,都是由“令”字旗指挥的。“杨”字旗,则是传达总指挥命令的“通讯员”,起辅助作用。两旗相辅相成,控制着整个演出的进行,正如军令一样,令行禁止。

戴起威风凛凛的军帽,穿起气势逼人的盔甲,扬起威慑三军的令旗,敲起震动四方的八角胸鼓,杨家鼓的表演,无不洋溢着杨家将的无敌气势,无不烙印着浓浓的军旅记忆。然而这种深深的军旅烙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无数次排练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刘永红是神木中学的一名体育老师。从杨家鼓创立那天起,10年间,他都担任着杨家鼓排练与表演的教练一职。对于每年的杨家鼓排练,刘永红有着不同的感受,从选人、教动作、换队形到演出,他都尽心尽力。

神木中学每年都挑选高一新生当表演主力,身高、乐感、协调性是三大挑选标准。考虑到具体表演中各种条件的限制,神木中学将人员限制在200人以内,所以一般选80到120位男生,60到80位女生,进行排练。

排练队形在军事阵形常胜阵、八卦阵等阵形的基础上,创新出多种多样的阵,有菱形阵、正方形阵、三角形阵、长方形阵、圆形阵、同心圆阵等阵形。100名男生进行核心区的胸鼓表演,50名男生负责敲锣打镲,50名女生负责挥动令旗。腾跃、移步、前进、后退、转身,时快时慢的阵形变换,不仅提高了杨家鼓表演的观赏性,更展示了杨家军出征的高昂气势。

街边、广场,人潮涌动,听着激动人心的鼓声,看着无限变换的阵形,眼前就会浮现出杨家将上阵杀敌的勇猛景象,在想象之余,也会跟着鼓声呐喊出心中的无限热忱。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3 无聊无聊
折翠萍 发表于 2023-8-1 15:31: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打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