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失物招领] 那些被你忽略的内心深处的孤独~~

阅读数:1205  |   回复数:1
喵小姐~ 发表于 2014-11-7 14:35:39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帖最后由 喵小姐~ 于 2014-11-7 14:54 编辑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努力活着,却不知道为什么~
上个周在西安见了大学宿舍的好友,毕业一年多第一次跟他们聚齐,但是原谅我在这里却不能和你们说过多开心的话语~

我想说说随室友一起来的那个高高瘦瘦的男生~
那天因为太兴奋,不怎么记得他的正脸,现在回想起来只是记得很清瘦,简单的黑框眼镜,看着有些腼腆~说话很沉稳,吃饭的时候跟老公很能来聊得来~虽然我不知道他们在聊什么~
就这样一个男生,却实实在在的让我诧异了一把~
见过他的第三天,他跳楼了~
我问室友为什么,室友哭着说:我也不知道,昨天还好好的,但是我在他摔下来的地方怎么也叫不醒他~他就那样躺在冰冷的地上~
得到消息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
我想不通
活着的这一代人真的好脆弱~

看看周围的我们,沟通越来越少,面对面的谈话越来越少~
相比我们的童年,我觉得我侄女的童年向个悲剧,她的玩具只有不会说话的布偶之类的~

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越来越多的依赖科技而不是彼此~
在今天这个社交软件快速繁衍的时代,虚拟的身份比真实身份更具符号性和辨识性。现实生活中我不认识你,但上网的时候,发现我早就关注了你。人际交往的第一步是加微信~对网络的依赖还体现在我们成为精确的目标消费者~有没有注意到,你在浏览购物网站时会有这样一项:“你可能感兴趣”,他根据你的喜好自动生成在必要的时候给你提供参考意见~
也是跟着科技的步伐,我们越来越爱拍照,各类拍照工具的产生,也许是为了把平淡无奇的生活美化成传奇,晒出来让越来越多的人羡慕你,同时让大家产生一种“谁都比我过的好,我就是个悲剧”的错误概念~看我的定性,虽然我说的话不具有权威性,但是,这种认识真的是错误的~

养儿防老貌的观念貌似在逐渐失效
有人会说,这种现象只是存在于年轻一代,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所改观,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他所带来的衍生效应,周围老无所依的人越来越多~那天一堆人坐着聊天,有个年长的人说了一句看似很不经意的话:养儿真的能防老么?貌似养儿防老的观念正在逐渐失效,最经常的相处方式是:子女为了生计奔波,老人更多地是照顾孙辈发挥剩余价值,两代人的沟通越来越少,子女回家拿着手机都懒得跟爸妈聊聊,更不要说我们小时候看过的关于“妈妈,洗脚”的那种画面,很多东西除了作秀还是作秀~

小孩越来越孤独
话题回到我们的下一代,老妈说过一句话:“等我跟你爸不在了,你们姊妹三个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我们的感情维系在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妻子,孩子等特属的热闹的大家庭中~而我们的下一代越来越多的独生一代,没有兄弟姐妹,亲戚也越来越少,每个孩子处在“421”家庭结构的金字塔顶端,被整个家庭细心呵护~小孩之间互相推搡嬉闹总会在第一时间被大人制止,谁家也不许自家孩子吃亏,所以孩子越来越孤独,过去讲究的人情世故今天都被从简从略,唯独自我被放大,越来越膨胀,面对硕大无比的自我,难免越来越孤独~

爱情成为所有逃避的借口
这种深切的孤独感还来自“爱情”。连林志玲都说:没有男生追志玲,只有时间追志玲~36个月爱情即退潮的危险性始终存在,艰难相处磨损了激情,女人怪男人不守誓言,男人怪女人不似当初,很多人说,谈恋爱是两种孤独的糅合,貌似更多地时候有伴侣比没伴侣更孤独~
============================================
今天的我们越来越少地忍受独自一人
而是随手去捡那些容易得到的乐趣
面对外界强加的排斥缺乏承受力
为了不孤独
宁愿不自由
包括接受他们并不享受的生活方式、朋友和社会观念。

君子必慎其独也。
为追问生存的意义而进行孤独的努力仍是值得的,面对生命的真相,再长的寂寞都会获得补偿。
我觉得孤独很快乐,比如12点你翻开一本新书,闻到墨香的感觉,这是他人无法给的。”崔永元说。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VTARSSo强 发表于 2014-11-7 16:17:04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我觉得孤独并不一定寂寞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