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话说神木 于 2023-4-4 16:38 编辑 黄土高原,这块支离破碎的土地,因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被外界称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土地。然而,这块土地上却从未断绝过人类的踪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用他们仅有的几种粮食为自己带来无限生机。他们用智慧使自己挨过那段食不果腹、天灾濒临的日子,最终苦尽甘来。黑豆糊糊饭就是一直伴随着艰苦日子的忠实伴侣。 “糊糊”是神木方言中对物质状态的一种说法,呈现比粥要稀、比稀饭略稠的一种混沌状态。黑豆糊糊饭,既然称之为“糊糊饭”,自然是不能用整颗粒的黑豆来做了,制作黑豆糊糊饭首先需要将黑豆磨成细小的碎粒。旧时没有先进的粉碎机,人们只能使用传统石磨将黑豆磨成碎粒,然后用筛子将细小的黑豆面筛掉,黑豆面可以制成豆面馒头,留下来的黑豆小碎粒,神木人称这种细碎的豆粒为“ ”,人们就是用“ ”来煮黑豆糊糊饭的。 小米是五谷之首,常食能补脾益胃,对脾虚体弱的人而言,称得上是进补上品,可补中益气、延年益寿。所以神木人在煮黑豆糊糊饭的时候习惯淘洗一些小米在里面,不仅营养,而且可以使口味不再单一。煮好的黑豆糊糊饭状如稠稀饭,因为主料是黑豆的原因,看着好似混混沌沌的一碗黑稀饭。 ![]() 喝黑豆糊糊饭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调料。有些人喜欢纯天然的豆香,所以什么调料都不添加,清清爽爽一碗下去,满嘴都是豆香和米香。有些人,特别是需要下地劳动的人,他们喜欢放细盐进去,这样干活才会更有劲儿。就着自家腌制的咸菜,稀里呼噜的一大碗下去,非常耐饥。 20世纪60年代,神木遭遇连续几年干旱,粮食大幅减产,加之人口众多,口粮紧缺,人们吃饱都是奢望,大米、白面更是妄想,即便过年也不一定能吃得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耐饿的黑豆糊糊饭为人们带来生的希望,成为人们的救命饭。 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大米、白面、鸡鸭鱼肉逐渐成为餐桌上的常客,于是口感一般、被嫌弃为“穷人饭”的黑豆糊糊饭就这样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直到近些年,面对越来越多的富贵病,人们开始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开始回归吃“粗粮”养生,而黑豆糊糊饭因为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于是人们隔三岔五喝上一次黑豆糊糊饭,不仅吃个稀罕,还可以使营养均衡。 黑豆的营养价值极高,男女老幼,都适宜食用。对于现在工作压力日益加大的年轻人来说,容易出现体虚乏力的状况,而在中医中被称为“肾之谷”的黑豆,食用可以有效地增强人的活力和精力。对于爱美的女性而言,黑豆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黑豆中富含维生素E,而维生素E是人类发现的最好的保持青春健美、延长生命的物质。 ![]() 对老年人来说,黑豆作为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食用不但对预防许多老年疾病有益,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大脑老化。但是,老人们对黑豆糊糊饭的感情却不止于它是一种口粮、一种营养的食物。黑豆糊糊饭不仅承载了老人们对那段贫苦生活的回忆,而且还是他们教育子孙忆苦思甜的教科书。 作为中国的黑豆之乡,几乎每家农户都种有黑豆。黑豆的价格在神木并不贵,所以黑豆糊糊饭也成为物美价廉的典型代表,它以低廉的价格、丰富的营养价值为物美价廉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黑豆糊糊饭,从救命口粮到“穷人饭”,再到“营养餐”的不同定义,它在不同年代地位的起落也让我们对 “苦尽甘来”这个词语有了新的理解,更对这个“苦尽甘来”的年代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会更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