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为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宣传《中医药法》,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推进健康神木建设。由神木市卫生健康局主办,神木市中医医院承办的第二届神木市中医药文化节将于2023年7月8日在人民广场举行。此次文化节设置有:中医药文化展览、专家义诊、中医适宜技术展示、名贵中药材展览、中医趣味打卡即香包免费发放、传统文化表演等活动。现诚邀广大市民朋友前来参加。 活动时间:2023年7月8日上午8:00 活动地点:神木市人民广场 义诊特邀专家简介 ![]() 米烈汉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国中医泰斗米伯让先生学术继承人,一级主任医师,愽士生导师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第三、四、五、六批师带徒导师,全国中医优秀人才研修指导老师,国家长安米氏内科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全国中医临床特色全国技术传承骨干人才指导老师,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陕西省十届人大常委,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首届名中医,陕西省非遗米氏诊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第五届西部十大风云人物,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陕西省中医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全国老有所为楷模。 现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北京中医防治慢性病协会全国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军区中医保健顾问,陕西省中医学会呼吸病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米伯让研究所所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研究院名誉院长。从医五十余载,擅长内科,妇科及中医养生,善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甲亢,甲减,慢阻肺,肺纤维化,干燥综合征,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高脂血症,痛风病,肿瘤术后及亚健康调理。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近百项,研发院内制剂5种,出版专著30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2011年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切接见。 ![]() 张登本,男,生于1944年,中共党员,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退修。先后在全国10余家杂志、报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60余篇。主编出版的专著及教材和教参32部,担任新世纪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学基础》第一、二版主编主编。代表著作有《内经词典》《内经的思考》《黄帝内经通解》《难经通解》《全注全译黄帝内经》《全注全译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二十论》《张登本讲解五运六气》《黄帝内经素问点评》《黄帝内经灵枢经点评》《张登本中医经典二十讲》。其中《内经词典》获国家中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部级)、陕西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医学基础》教材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中医药教材,曾被评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 ![]() 王瑞辉:男,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 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会员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针灸学会疼痛专业委员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学重点学科带头人,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曾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副主任、教务处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主要从事针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厅局级科研课题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副主编专业相关教材13部。先后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第一位,第三位),二等奖3项(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主编完成的《中医药科研方法》和《中医康复学》均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 临床擅长针灸结合中药治疗中风、瘫痪,面瘫,颈、肩、腰、腿痛,关节痛,头痛,痛经、失眠,焦虑症,胃肠疾病,慢性前列腺炎,张力性尿失禁等疑难病症。 ![]() 杜旭:医学博士,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针灸推拿学院针灸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针灸学会会员、刺络与拔罐专委会理事、新九针、减肥与美容专委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专委会常务理事、痧疗罐疗专委会理事、埋线专委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灸疗专业技术产业合作共同体副理事长;陕西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委会秘书;《中国针灸》《福建中医药》《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现代中医药》审稿专家;国家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专家。 从事一线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二十年,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国家名老中医殷克敬工作室和校医院针灸科骨干成员。临床擅长针、灸、“推拿罐”结合中药治疗面瘫、脑病、偏头痛、神经性耳鸣、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颈、肩、腰腿痛及痛风等筋骨痛证;亚健康、便秘、单纯性肥胖、带状疱疹、痤疮、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阳痿、小儿多动症等。主讲《针灸学》《针灸治疗学》等核心课程。主持国家、省、厅级科研课题5项,参与16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本科、研究生国家规划教材12部、专著2部。主要研究方向:针灸防治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及调整其网络机制研究。 ![]() 马战平:陕西省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理事;陕西省委保健局专家;中华结核呼吸病学陕西省分会委员;陕西省首届“三秦最美医生”获得者;中国(陕西)赴塔吉克斯坦联合工作组中医药专家;陕西省防治新冠肺炎中医药救治专家组组长。 ![]() 鱼涛: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陕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师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分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常委;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保健协会早癌筛查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编委;《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编委。 ![]() 肖洋: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陕西省中医医院内分泌二科(米氏内科)主任。国家级中医学术流派长安米氏内科流派主要传承人,国家内分泌区域诊疗中心专科负责人,陕西省名中医许建秦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中华中医药学会流派传承分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内分泌学会青年委员,陕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中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健康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肥胖专业委员会常委,西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陕西省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继承人,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米烈汉教授。 从事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预防工作10余年,出版著作3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主要擅长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甲状腺疾病、风湿病、痛风、肥胖、代谢综合症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惠振亮: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一科主任、中医内科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从事临床工作30年,现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心脑血管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分会委员。陕西省国家级名老中医李宝华主任医师学术经验继承人。 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脑梗塞,脑出血,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眩晕,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抑郁焦虑症,失眠症,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高血压病等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承担并参与省级以上课题多项,省级以上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 张广平:陕西省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心内科主任;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世界中医药学会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理事;陕西中西结合心血管病委员会常委;陕西国际医促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心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高血压联盟委员会委员。 ![]() 樊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性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态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免疫学专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肾病专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理事,名老中医师带徒学术继承人。 从事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先后在上海同济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曾师从我国著名肾脏病学家-原中华医学会肾病专业主任委员谌贻璞教授学习肾脏病临床及病理。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30余篇,SCI论文3篇。主持省、厅、局级科研课题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厅级课题10余项。 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肾脏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男科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及其并发症、肾小管间质肾病、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肾脏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男性疾病如急慢性前列腺炎、阳痿早泄、肾虚不育等;女性内分泌失调、水肿、腰腿痛、月经不调、虚劳诸症的中医调理以及内科疑难杂证,精通中西医肾脏病学理论。 ![]() 李粉萍:女,主任医师,陕西省中医医院肝病血液科主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肝病区域诊疗中心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肝病重点专科项目负责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肝病科学术带头人。 肝病方面:擅长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硬化腹水、肝癌、肝性脑病等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 血液病方面:擅长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减少症、各种贫血、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症以及各种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等方面的治疗。 ![]() 郭补林:主任医师,本科学历,榆林市名老中医。师从其父郭维一先生,深得其传。现为榆林市中医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男科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分会肾虚证临床研究学组成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内科、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榆林杭氏脾胃病流派第五代传人,榆林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榆林市医学会副会长。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4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3项,榆林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专业特长: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狼疮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痛风,肾结石,尿路感染,性功能低下,腰痛,阳痿,早泄,弱精症,不育症,前列腺炎,过敏性紫癜,糖尿病,高血压,眩晕,失眠,耳鸣,肾虚证等。 ![]() 刘筱茂:中医妇科主任医师,师承硕士,陕西中医药大学妇科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陕西省中医妇科区域诊疗中心、全国“十一五”重点专科榆林市中医医院妇科主任。世界中联妇科、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中医生殖委员会理事、国家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基层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妇科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榆林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榆林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榆林市名中医”、“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榆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榆林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奖”、“榆林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智库专家”,陕西省第九届、榆林市第五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榆林霍刘氏妇科学术流派项目负责人,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陕西省名中医刘茂林主任医师。 主持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10项,在研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省科技成果2项、科技进步奖1项、市级科技成果4项、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不孕不育、月经病、产后病。 ![]() 韩金山:中医妇科副主任医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妇科分会理事,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委员会理事,榆林市中医妇科学会副会长,榆林市中医医院名中医,国家重点专科妇科病区副主任,九三学社社员。从医四十载,曾在西安、北京、石家庄等地多次进修,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论文数篇,主编《中医临床诊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类型的男女不孕不育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异常子宫出血,盆腔炎性疾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习惯性流产,乳腺增生,泌尿系感染,性功能障碍,精液异常,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男女科及内科疑难病症。自研小子宫方,通管方,促卵泡汤,促排卵汤,生精汤,活精汤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疗程短、见效快、费用低。科硏成果《中药配合妇科诊断治疗仪治疗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症的硏究》、《中西药治疗输卵管阻塞》达省市领先水平,均荣获市科技进步奖和科研成果奖。获国家专利一项。 ![]() 杨耀峰:师承硕士,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榆林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榆林市名中医、榆林市王永炎院士专家工作站负责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二届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心身医学学组副组长。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脑病、康复、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专家协会脑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脑病临床研究中心区域协作主任。榆林市中医脑科学会会长兼睡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榆林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擅长治疗中医脑病:中风、头痛、眩晕、痴呆、颤症。神志病(心境障碍、抑郁、焦虑、健忘、失眠、癫痫)及风湿、胃肠、呼吸等老年性疾病,有较深入的理论及临床研究,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体系。 ![]() 任彦林:中西医结合儿科副主任医师,在职硕士学位,榆林市儿童变态反应学会常委,榆林市老年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秘书长,陕西保健委员会哮喘分会委员,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先后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进修学习,中药结合西药,内服结合外治治疗急慢性咳嗽,小儿抽动症,过敏性紫癜,小儿厌食症,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慢性胃肠炎),鼻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季节性鼻炎,鼻窦炎),婴幼儿急慢性腹泻,疗效显著。发表论文10余篇。 来源:神木市中医医院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