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榆林某中学学生小帅(化名)在玩手机时,网友告诉他,通过分享家校群的二维码,可以获得免费的游戏极品账号。小帅信以为真,随即将家校群二维码的分享给对方,就这样在小帅的“帮助”下,骗子的账号成功的进入了家校群。![]() 进入家校群的骗子,迅速将自己的账号改头换面,假扮成了班主任,并在群内发布缴费通知:“各位家长,需要预交下学期资料费用198元,请各位家长用微信红包转账。还“贴心”提示“缴费需备注姓名”以及“付款完成的家长请接龙”来催促群内家长付款。 ![]() 或许是“班主任”补充了一句“前二十名缴费的孩子可以获得一张品德卡奖励”,或许是见已经有“家长”缴费,群内陆续有数十名家长发送了缴费红包,并被“班主任”一一点击领取。 ![]() 幸好这时该班级的真的班主任发现了其中的猫腻,及时打断接龙:“停止一切群活动!”并于核实后在群内指出刚才组织大家进行缴费的所谓“班主任”其实是骗子! 警方提醒 1.家长们在班级群内发现有人发布收缴学杂费、资料费等信息,先不要急于在群里交费,可以先在群内搜索全部群成员,查看是否有相同头像图片的两个班主任账号,如有两个账号,则需要进一步核对。先通过电话、短信或视频等方式与老师本人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操作。 2.老师要加强群聊管理,开启入群验证功能,并实行实名制,对每一位入群的成员身份进行审核,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家长QQ、微信群。 3.家长如遇到诈骗产生资金损失,请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