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是慢性病患病率和发病率最高的人群。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机能逐渐衰减,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将显著增加。 ![]() 反过来,如果老年人一旦感染了一些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会影响慢性病的控制。那么,哪些情况下更易“中招”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又该如何预防呢? 哪些情况下更易“中招” 1、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常常同时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若罹患了感染性疾病如流感、带状疱疹、肺炎球菌性疾病等,则自身的基础慢性病的发病风险会显著增加。 ![]() 以带状疱疹(民间俗称“蛇缠腰”)为例,年龄是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0岁以后发病率显著上升。 2、慢性病患者 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疾病的风险比较高。 对于老年人来讲,带状疱疹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会高于健康人群,感受到的痛感也更强烈。同时,患了带状疱疹以后,还会进一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管理。 ![]() 3、免疫受损人群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而言,当免疫系统功能发生紊乱,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也会增加。除此之外,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所接受的免疫抑制治疗,也会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生风险。 ![]() 大多数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本身就是慢性疾病。其中,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骨关节炎等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 ![]() 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由于疾病迁延不愈,延误诊断、治疗等原因,容易造成功能性损害,导致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性疾病风险增加,这种情况在红斑狼疮患者中更加普遍。 基础预防+接种疫苗 1、基础预防 感染性疾病的基础预防以增强抵抗力为主。老年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规律作息、睡眠充足、劳逸结合、积极乐观、心情愉悦、均衡饮食、加强营养、适度运动等。 ![]() 2、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可行的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手段,“打疫苗不只是小孩子的事”。 ![]() 《我国老年人健康防护倡议》提出,老年人要增强疫苗接种预防疾病意识,主动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 老年人接种疫苗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综合考虑自身身体状况,重点把握疫苗的适用年龄、保护效力和接种禁忌这三大“关键词”,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 年龄 ![]()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自身免疫力下降,接种疫苗可以帮助其提高免疫力,减少疫苗所针对的感染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由于疫苗接种都要遵循一定的接种要求和接种方案,因此,老年人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的疫苗进行接种。 保护效力 ![]() 关注疫苗的保护效力。如果疫苗的保护效力为80%,接种后能帮助接种者减少80%感染性疾病的患病风险。 当然,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保护效力也有所不同。 接种禁忌 关于疫苗的接种禁忌,一般有三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 一是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则禁忌接种该疫苗; 二是如果患者处于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或者正处于疾病的急性期,建议暂缓接种疫苗; 三是对于患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免疫抑制疾病患者,禁忌接种减毒活疫苗。 来源:健康中国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