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8日是我国第26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健康生活 理想血压。 一、预防高血压,从每一天做起 1.限制钠盐摄入 钠盐摄入过多,高血压的风险增加,长期限盐可延缓血压碎年龄增长而上升的速度。WHO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 ![]() 2.减轻体重 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压上升,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腹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建议超重和肥胖者科学减重,减重不宜太快,一年内减轻原体重的10%为宜。 ![]() 3.适量运动 运动可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建议每天步数不少于6000步,每周中等强度不少于150分钟。 ![]() 4.戒烟限酒 吸烟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建议戒烟(包括电子烟)。大量饮酒使血压升高,不饮酒对健康最有益。推荐高血压患者不饮酒。 ![]() 5.保持心情愉快 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所以不管天下风云变幻如何,你都不为所动。建议保持心情愉快,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 二、血压超过130/80mmHg要开始积极关注 1.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并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 2.血压超过130/80mmHg以上即应引起关注,随着血压的升高可能带来对于心脑肾等器官的危害,应及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对于已经出现靶器官损害和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三、控制高血压,保护心脑肾 1.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积极治疗,控制血压。治疗策略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2.所有患者应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降低血压或直接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 3.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血压仍无法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接受降压药物治疗。 四、平稳降压,长期达标 1.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鼓励选择每天服用1次的长效降压药物,以确保平稳降压,需要联合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建议优先选用单片复方制剂。 2.血压达标标准: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年龄在65-79岁的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可控制至140/90mmHg以下。 来源:廊坊市慢病管理平台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