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卫生健康局 于 2023-10-16 16:38 编辑 每年的10月15日是我们的“全球洗手日”,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手卫生“手”当其冲,洗手对于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手卫生是一种简单、低成本的行为,在全球范围内被公认为是一种减少外源性医院感染和控制耐药菌传播的首要方法。细菌无处不在,有效的手卫生可以清除和抑制手部皮肤的微生物,切断通过手传播感染的途径,有效防止感染扩散。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需要洗手?如何正确洗手?请看下面的视频分享。 每年的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 2023年的主题是: 清洁双手,近在咫尺。 ![]() 今天你洗手了吗? 一、为什么要洗手? 每天,我们生活的周围都被成千上万的细菌、病毒包围,有你想得到的,也有你想不到的。那些老往嘴巴里塞东西、啃手指头的,赶快看过来!研究表明,用水清洗,只可以把手上的细菌冲掉30%至50%,而正确洗手可以帮我们预防30%与腹泻相关的疾病和20%的呼吸道感染。 ![]() 二、什么时候洗手? (一)进食(饭)前、便后; (二)准备食物前,接触生的食物后; (三)接触快递、门把、电梯按钮、钱币等公共物品后; (四)接触别人之后,尤其是去医院后或接触病人前、后; (五)接触宠(动)物后,打扫清洁、处理垃圾后; (六)户外运动、作业、购物、玩耍后; (七)接触脏的东西后; (八)接触血液、泪水、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 (九)接触孩子前,尤其是接触过传染物品的,更要反复洗,进行手消毒; (十)戴口罩前和戴口罩后、接触隐形眼镜或OK镜前后。 ![]() ![]() 三、如何正确洗手? “正确洗手”是指使用洗手液或肥皂以及流动水通过搓、冲、干等的动作把手上不干净的东西洗掉。 湿:用流动自来水湿润双手。水温不可过低或过高,一般10~20℃适宜。 涂:用适量的肥皂液或肥皂,均匀涂抹双手。 搓:七步洗手法认真搓洗至少20秒,特别要注意大拇指、指缝、指甲缝、皮肤的皱褶处等。 冲:干净的流动水下彻底洗净双手。 干:用干净的纸巾或者一次性毛巾擦干双手。 记住要正确、好好地洗手,给自己和家人最好的呵护哦~洗手一定要用流动水,配合肥皂或洗手液,正确使用七步洗手法。 ![]() 步骤一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 步骤二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 步骤三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 步骤四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 步骤五 一只手握着另一只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 步骤六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 步骤七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 ![]() 四、洗手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只用“水洗”,不用肥皂或洗手液,这样子是不能有效去除手部污垢,最后还有大量病原体停留在手上。 误区二:用洗手盆装水洗手,其实经过反复洗手后,洗手盆里的水已经是脏了,脏手洗手,手还是脏的。 误区三:用消毒湿巾或手消毒剂代替洗手,因为湿巾再怎么反复擦手,也无法去除皮肤表面的细菌。 误区四:洗手用洗手液越多越好,因为深度清洁、使劲揉搓,会使皮肤受伤且留不住水分,更容易引起细菌感染。 误区五:洗手后用干毛巾擦手,因为毛巾容易潜藏细菌,应该用一次性纸巾擦干。 ![]() 科学正确的洗手是最简单、成本最低的 疾病预防方法, 特别现时值秋冬, 正是流感、腹泻的高发季节, 需要每一个人身体力行地去实践, 战胜细菌、病毒保卫健康。 来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