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
卫生健康局 发表于 2024-2-20 16:43:11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农历龙年伊始,又开启了新一轮养生序曲,中医历来重视节气养生,如何根据节气来调整养生方案?
这份“2024龙年养生月历”供您参考。


1、农历一月
中医认为春在五行属木,与肝相应,春季养生要重视养肝,远离烟酒,少熬夜。这个月从雨水节气开始,气温逐渐回升、降水增多,也会遇到“倒春寒”,注意“春捂”要捂得恰到好处,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
【养生穴位】太冲穴
【位置】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太沖穴,能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2、农历二月
“春雷惊百虫”,因此外出踏青要穿长衣和长裤。如果发现有虫叮咬或皮肤有红斑,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春分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是人们调整阴阳平衡的保健时机。
【养生穴位】玉枕穴
【位置】玉枕穴位于人体的后头部,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 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左右各一。
该穴有“升清降浊”之功效,有助于防治春困。




3、农历三月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前后,各地气温开始回升,降雨增多,空气湿气大,要注意排湿排毒。预防“湿邪”要注意开窗通风、加强保暖、多晒太阳、适当运动。
【养生穴位】中脘穴
【位置】该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按摩此穴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4、农历四月
这个月温度逐渐攀升,因为高温、多雨等原因,人体的湿气会增加,情绪也会烦躁,汗液的排泄也会加快,人体的阳气也会因此受损。热天人们比较贪凉,还易受寒湿之邪而伤阳。
【养生穴位】拿五经
【位置】用五指分别点按人头部中间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中医称“拿五经”。
“拿五经”可刺激头部的穴位,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功能,增强分泌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5、农历五月
这个月的芒种节气也常与黄梅时节连在一起,蚊虫增多,空气中的湿度增加,让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还容易导致痰湿内聚。饮食上要少吃“肥甘厚腻〞。
【养生穴位】曲池穴
【位置】屈肘,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按摩此穴有疏散风热,解表散邪之功。




6、农历六月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暑湿之气乘虚而入,要注意防暑祛湿。
【养生穴位】神阙穴
【位置】三伏灸是中医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神阙位于“肚脐眼”,为人体的“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
本穴宜灸而禁针刺,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对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虚喘等有防治作用。




7、农历七月
立秋后预示着秋天即将来临。
经过一个漫长酷暑的煎熬,人体内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及脂肪等营养耗损不少。
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是若贴补过分,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的热量过低,则易导致肥胖。
【养生穴位】迎香穴
【位置】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
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去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




8、农历八月
白露节气晚上睡觉时宜注意保暖,以免夜里的寒凉之气侵入机体诱发疾病,起居应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调养人体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可防止收敛太多。
【养生穴位】百会穴
【位置】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处。
秋季易脱发,日常头部穴位按摩有助于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对头发的护养也有一定的帮助,比如百会穴;另按摩百会穴对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9、农历九月
霜降节气以后容易出现腹泻的症状,很多人以为是受凉引起的,但是如果总是在早晨的时候腹泻,便要注意是不是肾阳受损导致的晨泻。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避免受凉,尤其要注意腰腹部及下肢的保暖。
【养生穴位】大椎穴
【位置】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按摩大椎穴有助于扶阳驱寒,温暖全身。




10、农历十月
立冬节气前后,要注意防“五寒〞:防颈寒、防鼻寒、防肺寒、防腰寒、防脚寒。
小雪后可生吃萝卜熟吃梨,对于燥热咳嗽型患者,熟吃梨能止咳。生吃萝卜可以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而煮熟偏于益脾和胃,消食下气。
【养生穴位】足三里
【位置】该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处。
按揉足三里穴有益于护阳、补中益气。




11、农历十一月
大雪节气之后更要注意“养藏”。从饮食养生的角度来说,熟吃雪藕是不错的选择。熟吃有健脾开胃,止泻固精功效。“冬至一阳生”“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应注意养阳护阳。
【养生穴位】耳穴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拉耳垂、提耳尖和摩耳廓这三种按摩耳部穴位的方法有利于这个节气的保健。




12、农历十二月
小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对于气虚、阳虚、血虚这三类人群这个时候最怕冷。
【养生穴位】涌泉穴
【位置】位于脚掌前部1/3、脚缘两侧连线处,搓揉这个穴位对于滋阴降火很有意义,可以缓解干燥的冬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等症状,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较好。



来源:陕西百姓健康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