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
神木市公安局 发表于 2024-5-16 17:16:27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5月13日,神木市居民小美(化名)接到自称“某公安局”的电话,对方以其涉嫌一起洗钱案件需要配合调查为由,骗取小美28.5万元。


被骗经过



5月13日,自称是“某公安局”的民警用“+”开头的移动电话通知小美,称其涉嫌一起洗钱案件,需配合调查。小美按照“警官”的要求,在无人环境下与对方通话,电话中,对方在介绍完案情后,称为了不被其他电话干扰案件调查,让小美将手机设置为勿扰模式,并要求其下载了“开会宝云会议”APP。


小美为了尽快洗清自己的嫌疑,向对方提供了自己名下的所有**,对方称小美的资料已经移送至“检察院”,还需要其配合“检察院”的工作。后在“检察官”的要求下,小美将自己的**卡号、密码、身份信息,全部以短信的方式发送到对方设置的虚假号码。其后小美与朋友联系时谈及此事,朋友意识到小美可能被骗,于是二人一起到银行查询存款金额,发现**内的28.5万元已被诈骗分子全部转走,后小美迅速报警。

套 路 解 析

诈骗分子事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个人身份信息,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声称受害人涉嫌重大案件,对其进行威逼恐吓。


诈骗分子站在执法者的角度,要求受害人配合工作,自证清白,受害人处于被动弱势地位。为了增加迷惑性,诈骗分子还会向受害人展示虚假的通缉令、逮捕令等法律文书,同时要求受害人严格保密。


诈骗分子会以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为由,诱导受害人到独立封闭的空间,阻断与外界的联系,要求受害人接受监管,配合资金审查,将名下所有的资金转至“安全账户”或以“屏幕共享”的方式获取受害人相关信息。


1、公检法机关办案会当面向涉案人出示证件或相关法律文书,不会通过社交软件、电话、传真等形式办案,更不会在设定所谓的“安全账户”。


2、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给陌生人,如姓名、身份证号码、**号码等。如果接到陌生电话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应该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


3、要学会识别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常见手法,如要求转账汇款、威胁恐吓等可疑情况,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5 无聊无聊
阿白家的 发表于 2024-6-27 20:41: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危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