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神木市水利局 于 2024-6-24 10:38 编辑 水资源供需矛盾已成为制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近年来,神木市主动作为,积极探索疏干水综合利用的新路径,破解水资源困局。 2021年,我市按照满足自身生产建设需要和就近统一利用的原则,对有涌水的87个煤矿进行了疏干水综合利用项目规划。其中涌水量每天超过500立方米的有24个,规划实施了19个,总投资达13.27亿元。根据地域,分为三大片区,分别是大柳塔片区(6矿:大柳塔煤矿、哈拉沟煤矿、韩家湾煤矿、石圪台煤矿、海鸿煤矿、乌兰色太煤矿)、锦界片区(7矿:升富煤矿、小保当1、2号煤矿、凉水井煤矿、西湾露天煤矿、香水河煤矿、锦界煤矿、隆德—黑龙沟煤矿)、兰炭产业示范园片区(6矿:杨伙盘煤矿、龙华煤矿、红柳林煤矿、何家塔煤矿、张家峁煤矿、柠条塔煤矿)。2023年,87处煤矿矿井涌水量累计15263.1043万立方米,其中利用量10691.6157万立方米,补充生态流量4571.4886万立方米,综合利用率达到70.04%。超过国家68%利用率要求。 ![]() 神木矿区地域分布广阔,如何将各家煤矿疏干水有效收集?收集来的疏干水如何有效利用?综合利用的资金投入又从何而来?神木市坚持以“一盘棋”思路,将矿井疏干水与地表水、地下水共同纳入水资源调配体系,通过“规、收、通、用、管、运”,全面提升矿井疏干水综合效益。 ![]() “规”。即规划设计。面对疏干水的不稳定性、工矿企业需水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需要结合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实时动态修正《全市非常规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神木水网》等规划,全市应高规格成立领导小组,指导统筹全市矿井疏干水利用工作。 “收”。即统一收集。对全市煤矿动态监管,将每日涌出超过500立方米疏干水的煤矿,如圪柳沟等煤矿及时推动工程建设,结合目前输送、调蓄调配于一体的疏干水供排水系统,实现全市矿井疏干水“能收尽收、统一调蓄”。 “通”。即互联互通。对已建成的三大片区19个矿井疏干水项目加大整合调配,结合区域生态和产业布局,启动矿井疏干水二期暨互联互通工程,通过“余水入网、需水网供”神木大水网解决局部地区矿井疏干水供需难以平衡矛盾。 ![]() “用”。即综合利用。将矿井疏干水与地表水、地下水等统筹调配,按照“工业用水一律不得使用地下水”市政府议定原则,让矿井疏干水尽快用到需水企业,重点强力推动“矿井疏干水”置换工矿企业“已批复的地下水资源指标”工作。保障我市地下水资源生态红线。” “管”。即监督管理。要求全市所有煤矿务必尽快安装符合标准的计量设施,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对全市矿井涌水量、利用水量、生态水量等数据实施动态监测调整,同时生态环境分局、能源局等部门加强监管,确保外排疏干水达标排放,严肃查处偷排现象,保证疏干水高效、合规利用。 “运”。即运行经营。推进矿井疏干水市场化经营,尽快明确矿井疏干水水价及疏干水工程运营单位事宜,由市属国有企业牵头,形成“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商品化供水”的经营模式。 下一步,市水利局继续推进三大片区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互联互通,整合协调,规范监管矿井疏干水处理水质,提高疏干水综合利用效率,为神木创建黄河几字弯城区群高质量发展示范市提供坚强水利保障。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