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马镇派出所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市公安机关关于派出所建设的各项部署要求,聚焦警务机制改革,重点在“警网融合、岗位制改革运用、勤务模式优化调整”等方面发力,积极打造“主防型”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以来,马镇派出所受立行政案件、总警情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全面呈下降趋势。![]() 精耕细作,夯实基层基础警务。一是搭建“警网融合”新格局。派出所结合辖区线长面广的现实情况,将辖区划分为马镇、栏杆堡2大警务区,下设10个警务网格、39个警务工作站,对应39个行政大网格、196个小网格,形成了派出所特有的2+10+39的警网融合新格局。二是注重发挥群防群治力量。成立2支联合调解队,乡镇领导、派出所民警、司法所负责人、公益律师兼任调解队成员;组建39支治保会,吸纳235名村干部为马镇义警,全力协助社区民警做好治安信息上报、巡逻防控等工作。三是创新“黄河晴 三级调解”新模式。辖区发生微小纠纷时民警进行“微调”,使得双方满意、握手言和;发生一般性矛盾时所领导及时介入进行“精调”,确保矛盾纠纷瞬间“烟消云散”;遇到重大矛盾纠纷时,充分发挥调解队优势,由镇政府领导、司法所负责人等调解队成员出面进行“联调”,保证双方称心而归、心情晴朗。今年以来,依托“黄河晴 三级调解”新模式,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0余起。 ![]() 精准施策,发挥“岗位制”最大公约数。根据派出所警力配备,积极推行“岗位制”,组建了综合指挥岗、社区警务岗及案件办理三个岗位。一是做精综合指挥岗。3名所领导、2名内勤、1名户籍员就地转任为综合指挥岗成员,聚焦指挥调度、情报支撑、执法监督、窗口服务、综合管理和警务保障等职能,依托“3+3+3”勤务模式,实行“3×24”小时全天候轮值,高效规范运行,真正形成了一岗居中指挥,其他两岗相互支撑的工作模式。二是做实社区警务岗。在警网融合的基础上,推动实现了10名民警进入行政村“两委班子”兼任副主任,与10大警务网格、39个警务工作站互补支撑,实现警力全域覆盖,助力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切实消除治安隐患。三是做强案件办理岗。始终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的工作思路,出重拳、下狠招严厉打击黄赌毒、打架斗殴等辖区突出治安问题;注重发挥“一警多能”优势,10名民警既负责案件办理又做基层基础工作,对辖区获取的线索情报,及时分析研判,提前介入、严防形成具体案事件。截止8月20日累计接处警466起,受理治安案件30起,行政拘留13人,罚款5人。尤其是夏季行动以来,派出所精准发力,破获盗窃案件1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人;破获涉赌案件1起,行政拘留4人;抓获**人员2人,网上逃犯1人,办理网络暴力案件1起,行政处罚1人,工作成效显著。 ![]() 精兵强将,“小”三班秀出“大”活力。在学习和借鉴中鸡派出所“3+3+3”警务模式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三班倒”勤务模式,即全所人员分为主班、副班、备勤班三个班次,主班人员负责日常接处警、案件办理等具体工作;副班人员处理主班遗留案件,并完成基层基础工作;备勤人员进行休息并随时做好增援应急突发事件的准备,能够确保2/3的警力长期值守单位。经过近一个月的运转磨合,“三班运行”的好处初步显现,有效杜绝了以往办事群众找不到民警和大轮班时人手不够的困难。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