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要案情 8月30日,榆林一女子小美(化名)报警称:她被冒充某中学采购部主任以采购不锈钢床的名义骗走3万元。 二、被骗详情 小美是做清洗家电生意的,一天她抖音收到一条私信,对方自称是某中学采购部的李主任,学校现在有86台空调需要清洗,让小美添加他微信细聊。双方添加上微信后两人沟通好了价格,李主任还给小美发来了学校的位置,让小美明天过来联系他。 次日上午,小美接到李主任语音电话,称学校还需要采购50张不锈钢床,但因自己不方便出面,所以想拜托小美帮忙购买,自己可以出3000元的服务费,小美也没多想,想着能帮就帮,便添加了李主任推荐的供货商微信。 小美与供货商取得联系后,敲定了不锈钢床的具体型号,以及送货时间。小帅将价格报给李主任后,对方称让小美先行垫付,等下午来清洗空调结束后一起付款。 小美信以为真,向供货商提供的**号转账3万元,没过多久对方就发来装货视频,称马上就能送到。小美连忙赶去学校准备接货,到了学校门口小美向保安说明自己要找李主任,但保安却告诉小美这里并没有姓李的主任。小美赶紧联系李主任,却发现自己被拉黑,这才意识到被骗,随即报警。 ![]() 三、冒充其他单位采购类诈骗套路解析 (一)“政府、单位采购人员”(诈骗分子冒充)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受害人,称需要采购一批物资,因为自己的身份不便出面采购,请求受害人帮忙采购。 (二)骗子给受害人提供“供货商”(诈骗分子冒充)或者“厂家”(诈骗分子冒充)的联络方式,让受害人先行垫付购买物品费用。 (三)“供货商”采取“先款后货”方式,或者需要提前缴纳一定数额的定金再发货,一旦受害人转账发现被骗,骗子就“消失”了。 四、警方提醒 (一)正规单位都有明确的采购规章制度和流程,不会通过电话或者微信进行采购,更不会让商家垫付,切莫相信这种空对空的电话联系和汇款转账方式。 (二)遇到类似情况时需要提高警惕,首先要核实身份真伪,未确定对方身份的,千万不要先行垫付定金购买指定商品、不要轻易相信来历不明的供货商! (三)如不幸被骗,一定要第一时间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联系方式等证据,为警方破案提供线索,并立刻拨打110报警,最大限度挽回损失。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