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神木城管 于 2024-12-9 10:30 编辑 近年来,神木市深入践行习 近 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勇当标杆”为责任担当,打造“全系统谋划、全覆盖落实、全链条闭环、全方位引导、全市域统筹、全过程监管”的垃圾分类“六全模式”,高质量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垃圾分类体系。截至目前,城区4个街道、180个居住小区、55个公共机构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全系统谋划 制度体系健全完善 编制印发《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规划》《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11个规范性文件,每年制定垃圾分类工作要点和宣传方案,同时配套出台分类导则、分类指南等一批涵盖垃圾分类各环节的标准规范。 ![]() 全覆盖落实 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市、镇街、村(社区)三级和34个部门(单位)垃圾分类组织管理架构。建立垃圾分类责任清单,定期召开推进会、联席会,积极开展限塑、光盘行动等工作,逐步构建起垃圾分类工作格局。 ![]() 全链条闭环 收处体系搭建完整 全面开展“撤桶并点”工作,投放四分类垃圾箱1514组、垃圾分类智能环保屋147个,向机关单位配发两分类垃圾桶5066个,向居民家庭配发两分类垃圾桶3.9万个,居民小区和公共机构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全覆盖。推行餐厨垃圾直运模式,城区1104户餐饮企业和机关灶餐厨垃圾全部定时定点上门收集。建成2A级生活垃圾填埋场、建筑垃圾处理场、3座厨余垃圾处理站和7座垃圾中转站等,有效满足各类垃圾处置需求。园林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被列为住建部全国首批试点。 ![]() 全方位引导 全民参与氛围浓厚 坚持线上线下宣传,举办垃圾分类宣传周、主题文艺演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答、分类打卡等主题活动,打造垃圾分类主题公园,营造出良好的宣传氛围。坚持教育培训先行,邀请省垃圾分类中心专家分期分组培训业务人员870人次,聘任垃圾分类宣讲师17名。坚持志愿服务引领,各社区组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69次;成立“蓝精灵”生活垃圾分类宣讲团,开展垃圾分类“十进”宣讲760余场。 ![]() 全市域统筹 城乡融合一体推进 在农村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镇市就近处理”的垃圾治理机制,为326个行政村配备保洁员1098名、垃圾箱2856个,建成镇级垃圾填埋场20座、垃圾中转站4座,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3.56%。开展“1+4+8”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形成以点带面、连点成线、由线成片的工作效应,推动城乡垃圾治理一体化发展。 ![]() 全过程监管 分类质效明显提升 强化考核奖惩,建立激励机制,强化智慧赋能,多措并举引导市民快速准确投放垃圾,形成垃圾治理新风尚。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