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扎实推进“无废城市”高质量建设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篇章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和制造业大国,产业链齐全、物流业发达,固体废物种类多、数量大。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固体废物增量和历史存量仍将处于高位,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风险防控压力持续增加。此外,新能源行业产生的新兴固体废物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相比,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尚有较大差距。 从生态环境保护规律看,加强固体废物治理既是切断水、气、土污染源的重要工作,又是巩固水、气、土污染治理成效的关键环节,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延伸深度、拓展广度的重要体现。在蓝天、碧水、净土逐步成为常态的同时,“无废”逐步成为生态环境从量变到质变的内在要求。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美丽中国建设的路线图、施工表,并提出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将加快“无废城市”建设作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任务进行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无废城市”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中的战略定位。新征程上,我们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将“无废城市”建设作为固体废物领域落实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的实际行动,加快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突出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强民生福祉。 第二章扎实推进“无废城市”高质量建设是加快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固体废物带来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固体废物问题解决方案的重要提供者和执行者。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是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国对于法律确立的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落实不均衡,减量化、资源化的约束和激励政策仍然不足,现有政策对产业绿色发展的倒逼作用十分有限。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从城市层面统筹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协同治理,可以在突破源头减量化不充分、过程资源化水平不高、末端无害化处置不到位等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瓶颈的同时,改变“大量消耗、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粗放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与此同时,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具有较大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潜力,对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低碳化也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倒逼作用。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