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原创内容] 全国“无废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

阅读数:1640  |   回复数:0
以往# 发表于 2025-5-1 01:07: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十四五”时期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固体废物在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低碳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落实
央地体制逐步建立,以顶层设计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国家层面,生态环境部会同17个部门建立“无废城市”建设部际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建设工作,促进政策、 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集聚,形成工作合力;连续两年组 织召开“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推动各地印发实施方案,扎实推进重点任务落实。中央财办等部门印发《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推进“无废乡村”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加快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和企业创建“无废工业园区”“无废企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支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地区率先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模式。
省级层面,天津、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东、海南、重庆、贵州15个省(市)全域或次第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上海将“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统筹推进减量化使用、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作为美丽上海建设的重要任务进行部署。重庆将高标准建设全域“无废城市”纳入美丽重庆建设重点任务,提出一体推进“九治”(治水、 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浙江将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一项重要任务。四川、重庆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粤港澳启动“无废湾区”建设。西藏、江苏、河北、海南等7地将“无废城市”建设推进情况纳入对地方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及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内容。
城市层面,1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8个特殊地区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114个城市和地区成立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约87%的城市和地区建立工作协调、信息通报、考核、简报等工作机制。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联合发布《东北四市“无废城市”共建战略合作协议》,深化跨市协同建设,推动固体废物连片化治理。
聚焦重点领域,提升固体废物治理能力
生态环境部每年印发“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计划,推动有关地方围绕固体废物管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探索创新,解决一批共性、突出和难点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有关城市和地区安排工程项目3200余项,涉及资金超1万亿元。
在工业领域,降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压力,推动优势产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湖北、云南等地积极开展磷石膏污染全链条治理,利用政策引导,解决工业固体废物突出问题;包头利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治理废弃砂坑9个,利用量超1000万t。
在农业农村领域,提升主要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东营连续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培育秸秆加工利用产业,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金昌构建尾菜处理机制,推广饲料化、肥料化等技术,全面提升尾菜处理利用水平。
在生活源领域,促进生活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上海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可回收物、湿垃圾分出量分别为219.4万t和291.5万t,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95%;台州构建“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回收海洋塑料垃圾2254t,减少碳排放量约2930t,荣获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在建筑垃圾领域,加强全过程管理,提升建筑垃圾利用率。广州启动“无废工地”建设项目试点,将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率从5%提高到95%。
在危险废物领域,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开展危险废物等专项整治行动,有效消除环境风险隐患。生态环境部组织实施国家“十四五”规划危险废物“1+6+20”重大工程,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全国“一张网”。
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领域,落实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天津等地推进钢铁短流程生产工艺,吨钢综合能耗、碳排放量减半,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七成;吉利控股集团采用太阳能供能加氢制甲醇技术有效回收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优质能源,探索减污降碳领域经济增长点。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