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每日话题] 无废城市——绿色发展新征程

阅读数:6881  |   回复数:1
听… 发表于 2025-5-3 19:52: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无废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使命和新要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仍面临不少挑战,任重道远。
各方重视程度还需加大
地方层面,一些地方对“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有些城市党委、政府申请时积极性很高,但在建设过程中遇到困难后的解决方法不多、推动力度不大。部分省份对城市的指导帮扶力度还不够。一些地方相关部门在工作过程中依然存在职责不明、责任不清等问题,齐抓共管格局未真正形成。
企业层面,一方面,受限于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因素,部分企业在优化升级“无废”产业链条方面存在动力不足问题;另一方面,部分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前期投入较高、回报周期长、经济效益低,社会主体参与度不高、社会资本吸引力不强。
公众层面,社会公众参与体系尚未充分建立,工作推进上呈现“上热、中温、下冷”的情况,“无废”生产生活方式还未完全形成。
“去存遏增”强度还需加大
一方面,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工作任务依然艰巨。我国平均每年新产生固体废物110多亿t,历史堆存量达600亿~700亿t,去存量、遏增量的压力较大。全国尾矿库近万座,约1/3分布在长江流域,1/3环境风险隐患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部分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地区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仍需加强。从生产端来看,产业结构仍然偏重,部分地区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仍在提高;从收集端来看,分类收集体系尚不健全、网络布局不融合、收集贮存过程不规范;从处理端来看,一些地方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还存在不少短板,需要进一步优化提档升级。
支撑保障力度还需加大
在资金投入上,亟须拓宽资金支持渠道。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等影响,部分地区项目建设资金短缺,融资难度大;中西部地区对于固体废物收集处置项目建设的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处置缺少专项资金。
在技术创新上,重点领域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供给不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程度不高,综合利用率不到60%;高值化利用产品少,煤基固体废物、赤泥、磷石膏、钢渣、 废盐等资源化利用率仍在低位徘徊。
在智慧监管上,基层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力量较为薄弱,数字化、信息化在固体废物监管领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监管效能不高;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需求与能力布局匹配情况仍需优化,“吃不饱”“吃不下”“吃不了”现象并存。在推动固体废物减污降碳政策协同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在人才培养上,仍需升华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培养模式,培育“新工科”创新型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专业技术人才。
在设施选址上,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等项目受制于“邻避效应”和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等因素,设施的选址和用地保障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
“无废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它不仅关乎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更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随着“无废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城市将变得更加绿色、宜居、可持续。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4 无聊无聊
煜伱一起走的路 发表于 2025-5-4 20:19: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我们喝的塞纳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