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无废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推进“无废城市”高质量建设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强化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一、坚持高位推动,提高政治站位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在三个五年规划期内,分步骤推动全国所有地级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各地加快落实重点任务和工程项目,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格局。将实施方案转化为施工图,及时调整优化废物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强化调度、督导和帮扶,推动将建设成效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绩效考核。 三是坚持上下联动,省、市和相关部门要高效协同,将“无废城市”建设与其他重大工作任务深度融合、协同推进,促进政策、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集聚。 四是坚持全民参与,切实加强面向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做优做强“无废细胞”,营造共创“无废”氛围。从娃娃抓起,把“无废”生活方式转化为全体公民自觉行动。 二、坚持标本兼治、注重系统施策 “无废城市”建设涉及领域多、范围广、体量大,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聚焦解决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打几场漂亮的攻坚战,既要久久为功,更要突破攻坚。 在工业方面,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持续开展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分类整治,加快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积极推进重点行业“无废园区”“无废工厂”建设。 在农业方面,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高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深化“无废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一批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标杆。 在生活方面,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动快递外卖包装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尽快补齐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短板;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 三、坚持点面结合,强化要素集聚 “无废城市”建设项目种类多、责任主体多、商业模式多、收益差距大、统筹难度大、投融资要求高。 一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鼓励有条件的省份或城市统筹地方财政资金,加大对“无废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 二是加强技术攻关与推广应用。加强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突破一批固体废物领域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瓶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作用。 建设“无废城市”任重而道远,各方更应扎实推进“无废城市”高质量建设,迈上新台阶。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