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尧尧辣妈 于 2014-11-26 11:34 编辑 咱们榆林也可以说是美食遍地了吧,特别是各个县都有自己的特色 ![]() ![]() 羊杂碎: 榆林这边天气冷,羊杂碎即可充饥,还可御冷逐寒,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风味小吃。冬天最盛,几乎是所有人的早点。暖和。 ![]() 佳县马蹄酥: 马蹄酥,因形似马蹄而得名,陕西佳县汉族特色小吃,原是佳县民间走亲访友时的名贵糕点,是用精粉、猪板油、蜂蜜和白糖等为原料制成,色泽褐黄,纹层清晰,脆酥绵甜,且耐存放。 ![]() 子洲果馅: 子洲果馅始于明代,古人常用来祭祀祖先或敬供神灵,故又名:“果献”、“馃馅”。南乡民俗青年男女订婚,男方要送女家8至24个馃馅为礼,平时也作为礼品馈赠亲友。最早出名的是子洲周家碱镇的馃馅,又叫大花馃馅。“周碱馃馅香喷喷,枣馅可口千层层。” 子洲果馅的 皮薄层多外表酥黄,枣馅或糖馅甜美可口,油香扑鼻。 ![]() 绥德油旋: 绥德油旋是陕西绥德著名的汉族小吃,用精粉,温水和面(加少许盐、碱水)制成,其色泽金黄油亮,层层饼旋薄如羽翼,外脆酥里绵软,油香扑鼻。 ![]() 绥德猪头肉夹饼: 猪头肉、猪肘子或猪耳朵,与青椒或黄瓜,加佐料调拌好的片状或块状的肉。油饼从棱间切开,中间饱饱塞满猪头肉、猪肘子肉,这本身像极了狮子大张口;吃时你得张大了嘴巴咬才能达到饼肉混合而食的效果,又叫狮子大张口吃肉夹饼。这种小吃体现了陕北人豪爽的性格。 ![]() 清涧煎饼: 清涧煎饼是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一种独特的汉族风味小吃,煎饼状若朗夜之圆月,晶莹如白雪,轻薄似蝉翼,柔韧绵冽,其味沁人心肺,过口难忘。用荞麦做成,极为好吃。 ![]() 米脂驴板肠: 卤驴板肠是陕西米脂,山东高唐等地汉族风味小吃。用整副驴大肠做原料,反复用醋水搓洗干净,放入清水锅煮半熟。捞出再入卤汤锅,加酱油汤、辣椒、花椒、葱花、姜片炖煮至绵软。吃时切成小段,加原汤汁,口味麻辣咸嫩,香味袭人,可谓小吃一绝。驴板肠就是驴大肠。驴板肠是一道“其名粗俗、其味鲜美”的著名风味食材。 ![]() 镇川干烙: 以白面粉、精盐、麻油等制成。色泽淡黄,酥脆咸香,易于消化,久贮不败,最宜肠胃病者食用。创始于清光绪年间。 ![]() 肝子腕托: 做法与拌凉粉差不多,只是把荞面粉浆放在碗里,佐以调料,入锅蒸,过一会揭开锅盖用筷子在碗里在碗里搅一搅,盖上锅盖再蒸,待熟后,端出来晾一晾,倒出来切成块食用。除大蒜、辣椒、芥末、油盐酱醋外,最好好加麻辣猪肝。 ![]() 吴堡发面油饼: 吴堡风味小吃。用面粉发酵,再与干面,碱水和在一起饧半小时。用饧面分成五个剂子,擀成长宽片均匀抹上麻油、盐面、卷成棒形,切成两条背靠捏住两头拧在一起,压扁擀成二分厚饼,抹油上鏊,反复烙烤至金黄色出炉即成。食之酥香、脆、美、松软可口。 ![]() 粉浆饭: 绿豆粉浆放在热处捂得略带酸味,入锅烧开,放入淘净的大米、黄米熬烂熟为止。吃时可加入做好的羊肉丁、豆腐,用盐腌好的芫荽、韭菜、老咸菜和调味品,食之光滑清淡,酸香味美。 ![]() 榆林拼三鲜: 拼三鲜是陕北美食里的一道名菜。据说乾隆皇帝私访榆林时,曾吃过此菜,赞不绝口。后来,被带入宫中,作为招待外国使臣的压轴菜。基本原料是由猪肉、羊肉、鸡肉这三种肉,配料有水木耳、水黄花、海带丝、韭黄、菠菜等。 ![]() 大烩菜: 榆林大烩菜,简称烩菜或大烩菜。是陕北的最有特色的一道汉族风味佳肴,虽然此菜源与内蒙,但是随着在陕北的落地生根加进去了许多陕北独特的风味,其主要有粉条、瘦肉、土豆、蔬菜等组成,味道鲜美,回味无穷。 ![]() 铁锅炖羊肉: 陕北羊品种优良身形健硕,长期吃山上一种叫做地椒的天然香料,地椒这种野草可以说是羊膻味的克星之一,因此吃这种草长大的羊肉不腥不燥。用铁锅炖,是陕北老做法。 ![]() 沙盖拌汤: 陕北人爱吃沙盖拌汤,神木人尤甚。 ![]() 陕北油kuolue: 油馍馍为圆形,环状,炸熟后,金黄似铜钱,在延安民俗中是富裕吉祥的象征。黄米磨面、细箩,用软米熬成滚米汤烫面,置热炕发酵。面发后,摊制成一个个中间有孔的小圆饼,入油锅炸至红褐色即可。油馍馍一般常见于逢年过节或款待亲朋好友时,特别是婚庆筵席中。 ![]() 黄馍馍: 因为舌尖上的中国而风靡全国,有木有。 ![]() 陕北黄酒: 陕北人正月里迎接秧歌、接待乡亲邻居时的重要饮料。有一首非常著名的陕北民歌中曾经唱道:“热腾腾的米酒端上炕,快把咱亲人迎进来。” ![]() 洋芋擦擦: 洋芋擦擦在有些地方称为“洋芋不拉”、“洋芋库勒”,周边地区又被叫做 “菜疙瘩”。洋芋擦擦是菜疙瘩中的一种。洋芋其实就是土豆,擦擦是一种工具,用来擦土豆丝的。其以土豆为主料,加少许白面加工制成,深得陕北人喜爱。 ![]()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