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失物招领] 梦野评论

阅读数:992  |   回复数:0
梦野 发表于 2011-3-25 11:04:35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我惹怒了韩寒的粉丝(评论)

情在高处http://blog.sina.com.cn/mengyeshanxi

       

                        

梦野

将多年前的一篇针对韩寒的批评,稍作修正、补充、提升,发在我博客上。真没想到,一经新浪推荐,点击率迅速飞升。像沙尘暴“袭来”一样,韩寒的粉丝们在第一时间,对我进行“横扫”。

我从小生活在陕北,对天气的适应,就像生命铸就的,有着对抗的“基因”。对韩寒,我一直是不敬佩的。我能学他什么?别人能学他什么?让所有的学生都念到高二就退学?让像他一样的“愤青”,提前进入社会,靠想象来打造人生前程?还是以制造所谓的观点、话题、事件,借助各路媒体,来让社会“催生”?

在我认为,韩寒对今天的大众来说,就是一个消费品,特殊的消费品。在精神方面,从文化范畴,始终“扮演”的是一个消费对象。我并不是一个“短视”的人,韩寒近年来受到关注,我没看出他在创作上的“奇妙”之处;也没看出他在推进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奇异功能”。

直至现在,有关方面也没有一个决定,号召全社会——向韩寒学习。学习他的思想、品德,这个、那个。他是上海人,时下名满天下的世博会,在文化产业方面,并没有因为他“知名度”高,而借“他”发挥。

而“韩迷”们,或者说粉丝们,迷狂的、偏执的、错误地将韩寒供奉到“神像”的位置。似有不爽、不尊、冒犯,就向对方“大张挞伐”。

我的新浪博客,娱乐、活动、专业这三个组件大多在关着。我喜欢听歌,“音乐播放器”在首页上。基础中的“评论”、“留言”模块,我也在关着。不想接触“游客”,我觉得没有多少前瞻性、指导性、建设性的意见,来供我参考、学习、提高。二是我不必在网上浪费太多的时间、精力、才情。

我不是在发表《冷却韩寒》时,才有意关掉“评论”、“留言”的。这个新浪网有据可查。

本来模块的设置,是我个人的权利,别人无权过问、指责、命令。但毕竟是春天,“沙尘暴”来了,“韩迷”们只好“绕道”,给我不断发条子,狂轰滥炸的样子——“老东西”、“垃圾”、“我就觉得你傻B”、“无知者无畏”、“不敢开留言的人悲哀”、“为何不能评论,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说”、“你不让人评论,难道就是所谓的孤胆英雄?”、“你到底和韩寒有什么深仇大恨”、“韩寒抢你情人了”……

现在我打开“评论”。

鲁迅说过,谩骂与恐吓决不是战斗。更有甚者,想给我点“颜色”,跑来北京要和我“算账”,指令我说出“行踪”,扬言要把我“消灭”。

我还是笑了,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还是没有被“吓倒”。

“韩迷”们激烈的情绪,冲动的言辞,真有点像“青年敢死队”。我就搞不懂,这些人怎么了?这些人的生活态度、做人方式、处世原则在哪?怎么就被这个社会“纵容”成这个样子?

说实在的,韩寒算不了什么,处在“塑造”的位置,都是危险的。前不久,山西介休的六个神像头,不就被人“偷”走,差点“流落”。这个关于东岳庙的事件,令人警耸。

我是没有错的。那个评论里,我怎能有错?我还“坚持”批评韩寒时的论点、论据、论证。相反,“韩迷”们的轻率、多事、无聊,像稳健、清醒、雄辩的我一样,很多人都看不下去。

“韩迷”们在抨击我时,也“棒喝”韩愈、柳宗元、白居易。说他们就会写点腐朽诗文,仰仗封建统治者混吃喝。真实情况难道是这样吗?韩愈若是那样,他不会说供奉佛骨的皇帝都短命,唐宪宗也不会将他“处置”。柳宗元若是那样,他就不会两次被贬,在广西柳州、湖南零陵。白居易若是那样,他就不会被当权者切齿、扼腕、变色,不会落魄江州。

我没有给韩寒判“死刑”。我只是说王勃的时代根本谈不上“炒作”,或许连这个动词也很少说起,但他们已进入历史,名传千古,不知韩寒将来会不会成为韩愈、白居易,或别的文学大师?

“韩迷”们说韩寒不必成为韩愈他们。

在我认为,这话没用,比不说还多余。就是韩寒有天大的本事,我看也“创造”不出一个朝代。我问的是一个结果,一个类似的成就。我想说的就是韩寒若不进行“素质教育”,若不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 “补课”,他将会是一个文学“小混混”,不会成为实力派作家,更不会沾上大师的边。在人们眼中,他也仅仅是一个变冷的、僵化的、过气的“公众人物”而已。

地震零捐款、调侃作协、灭诗、向白烨发难、夸饰韩峰……韩寒根本无心创作。他的那些小说会和这些话题一样“速朽”。我没看出他作为一个创作者的多少责任、使命、情怀。

直到现在,韩寒还在制造“事件”,床上不同样式的“裸照”,令人鄙视、厌弃、遗憾。这就是他应做的事吗?他追求的品位、层次、效果怎么会下作到这种地步?怎么能成为《时代同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的候选人?凭什么混迹其中?

其实韩寒就是一个“惯犯”,大多在哗众取宠,一味追求畸形低级的所谓效果,有点像各类托儿的“皮包公司”。

我知道毛主席语录——“为人民服务”、“农业学大寨”、“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没想到韩寒竟“创造”了这种谎称“语录”的东西,第9条:“文学往往是政治的**,我伺候的评论家舒服不舒服?要不要我叫上陈丹青给大家也认个错,双飞更舒服……如果大家觉得我这样的服务很好的话,以后一直点我……”第110条:“看不看太阳根本无所谓,这段时间里其实应该花十五分钟和心上人做一个最简短的爱,这样日后就可以大言不惭的对别人说,想当年,我年轻的时候和女朋友上床,时间最短的一次都从天亮做到了天黑又做到了天亮。所以我认为,年轻的情侣们起大早跑到街上去看日全食绝对是失策。望文生义,日全食当然要日全时。”

这个有点“文学流氓”的味道。

作家中,有没有比这个“煸情”的?或者更“下流”的?我不知道。这样的猎奇、挑逗、宣泄,谁能看在眼里?我不知貌似“兼善天下”的韩寒,背后到底隐藏着一个什么颜色的灵魂?

我惊讶韩寒的大言不渐:“我成为现象,思想品德不及格,总比没思想好。”其实,对社会而言,对大众来说,我宁愿他没有思想,也不愿他思想品德“低下”,让青年盲从,行为失范、信仰危机。

韩寒敲着花鼓一路走来,扮演着一个“投机”者的角色,仿佛领受了“无限风光”。这是因为开放的时代、浮躁的社会,催生出他这个所谓的“少年英雄”。不论怎样,他不会成为众生学习的榜样,也不能成为众生学习的榜样。他的“神像”位置,一定会破灭、掀翻、拆除。就像中学生说的:“我们有了郭敬明,还要韩寒干什么?”

我更喜欢大器晚成的人。黄忠六十岁跟刘备,德川家康七十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这样的“人物”更容易进入历史。

不知道韩寒以为然否?不知道“韩迷”们会不会对我进行新一轮的“轰炸”?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