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淡淡百合 于 2011-9-9 09:15 编辑 电话里的月亮 换了新岗位,家的格局成了一线三点,三个人分散在三个地方,三个地方都叫家,每个屋子里却只有一个人。 穿过借宿单位长长的、昏暗的走廊,哼着歌,藉此打碎望不见头的寂静。楼道里了无人迹,我长长的影子,每天准时来去,惊醒沉寂,赋予狭窄的楼道一刹那活生生的气息。 回到这个暂时借居的屋子,先给儿子,再给老公,挨个把电话拨过去,絮絮叨叨地说些不着边际、无关紧要的话。 和他们通电话是每晚缺不了的程序。之后就是没完没了地按电视遥控。这下可以随心所欲想看哪个就哪个,再没人趁我一分心就抢了遥控器得意地嘻嘻哈哈。可这电视却不争气,总也没我喜欢的频道。由着我看,却看得断断续续不成章法。于是摘眼镜、熄灯、关电视。被子照例狠劲地紧裹身上,越是紧紧地裹缠,越觉得有风从缝隙里钻进来,似乎被子宽窄和长短都缺着一截子。 挨蹭到中秋节假期,满心欢喜地跑到西安看儿子。儿子见到我后,兴奋地计划假期活动。 《木乃伊3》是侄女和儿子叫嚷着要去看的。他俩到底是西安人民,资讯比俺这陕北老乡发达。不知道从什么渠道得来的关于剧情,演员阵容的详细消息。叨叨的向我说个不停,向往的这么厉害,当然要去。 好莱坞式的惊险,夸张而轻松的对白,熟悉的中国故事和场景,孩子们很容易接受这个片子,夸张的台词引得他们像两只呆鹅,一味伸长脖子叽叽嘎嘎地笑。 回到家,我提议到19层楼顶看月亮去。毕竟这是中秋节。我甚至想学妈妈,准备一盘子水果和月饼,隆重地谢谢月爷爷呢。我和侄女每人一把手电,满心欢喜出发,出了电梯我俩蹑手蹑脚地向顶楼的楼台走去,看见门了。用力一推,没动静,再推依旧没动静,两把手电的光,一起聚集到门把手上,这下看清楚了,门啊,是锁着的。 贼心不易死,返回家里我号召侄女和我打开窗户,身子俯到窗台上狠劲抬头看天空,暗暗发誓非把这月亮看够不行。 天幕模糊,是镶着灰边的一团红色的混沌,褪色的幕布般尴尬地悬着,圆圆的月亮挂在这样的天空,美女熬夜了一样,失去本有的神采。心里一揪,涌出无边的寂寥和沉重。城市的上空压根看不到深邃湛蓝。霓虹灯嚣张地射出贪婪的光芒,东一抹,西一抹,将夜空吞并。中秋节,城市里也没有桂华流瓦。 电话响了,我知道是老公,他的电话总追着我和儿子。听筒里的声音是愉快的:“看月亮了吗?” “看了。” “好看吗” “不好看,城市里的月亮是可怜的,即使是八月十五。” “我在乡下农家乐呢,这里的月亮真亮,果真月是故乡明。农村的月亮好看,圆圆的,天空是深蓝色的,没有一点杂质,村庄里有蜿蜒的小河流过。我们就在小河边上看月亮。” 我努力将耳朵贴近听筒,收集里面传出来的声音,一个换气的停顿,也注意倾听。 他不善言辞,从来不喜风花雪月,只晓得钻研实务。我的浪漫总是被嗤笑为虚无缥缈。还振振有词地摔我一句:文人是难打交道了,尤其是半调子女文人。 乡村的中秋节月亮,让这个郭靖式的傻大哥开窍了。能被自然打动的人,不会坏到哪里去。一草一木,一缕月光,一阵微风,生发出瞬间的心灵柔软,可贵且动人。 这个中秋节,我的眼睛努力想捕捉月亮的美,没有得到。电话里的月亮,却柔软了心灵。那一刻,月亮很美,他很美。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