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内消费者买车选日系车好还是德系车好的话题,已经是多年来讨论的热点了。中国的消费者普遍对德系车好的印象要远远超过日系车,无论是出于爱国的层面,还是德系车真的在品质上都要比日系车好呢?今天我们不比较到底谁好谁不好,而是来解读一下日系车和德系车。 一切事物皆有因果源头,所以我们把造车理念提到首要的位置,造车理念既体现了一个国家科技和制造业的发达水平,更是一个国家乃至民族特点的充分体现。 首先来说一下日系车的造车理念,由于长期以来日本人口众多但资源匮乏,节约当之无愧地成为这个民族的重要美德之一。同时,这个美德也充分体现在其造车理念上,尽可能地达到“物尽其用”、“物超所值”,最大化地利用现有技术和资源成为日系车设计和制造的一大特点。 日耳曼民族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精神的“坚韧”民族,同时德国是世界上唯一高速公路不限速度的国家,因此德系车的造车理念则体现出最为严谨的做工和充沛的动力性。而德系车崇尚简朴、内在充实的设计理念,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其实德系车的造车理念很大一部分安全是第一的,像它的结实程度、钢板的承受力、变形的程度都是主导它的造车理念的。 在安全设计方面,德国人严谨、认真的性格直接融入了他们的汽车设计观念。每辆新车出厂后,目标是要无故障地跑遍欧洲。相对来说,德系车整车的刚性比较高,在正面撞击和侧面撞击实验中,整车的变形都很小,对驾驶室的乘员给予最大限度的保护。 日系车之所以能迅速占领市场,与它优秀的性价比是分不开的,但这并不代表在安全性能上就打了折扣,日系车的重量上会相对较轻,事实上刚度上可能比德系车低,但这柔软的车身发生撞击时车身褶皱性变形,也恰恰起到了吸收撞击能量的效果,也能很好的确保驾驶者和乘坐者的安全。 其实国内的碰撞方式与车的钢板厚度没有太大关系,实际起决定作用的是设计的匹配性。从国内碰撞实验的结果来看,德系车与日系车的表现并没有明显不同。 从国内碰撞实验的结果来看,德系车与日系车的表现并没有明显不同,日系车由于更注重设计的匹配性,其碰撞结果甚至还要好于一些德系车。 在使用寿命上将,因为日本车更新换代较快,所以很多等不到报废就已经被主人淘汰了,因此日本车的耐用性不如德国车。如果日本车的要求报废里程也是30万公里的话,很可能开到30万公里就完全报废了。 如果德国车的要求报废里程是30万公里,到了报废里程后,只需更换车上的某些零件,汽车依然可以达到很好的性能,速度不下于新生产的汽车。从使用寿命和耐用性上来看,日本车更适合更换并且对报废年限不太敏感的消费者,而德系车更容易受到“专一”爱车人的青睐。 在来解读一下人性化设计,日系车讲究的是人性化和舒适性,拿丰田来说,作在做工、配饰、性能、服务等方面非常均衡。而德系车做工扎实,但是内饰设计比较呆板,像宝来的内饰很久都一成不变。更加强调经久耐用。 我们在回到车身安全上来说一说,德国车被认为一向重视安全性能,这也无可厚非,我要说的只是钢板厚度并不等于安全性就高!汽车在碰撞的过程中钢板再厚也经不起强大的冲击,钢板强度再高也会变形。 最重要的是整体吸收能量如何,在这方面丰田的GOA车身占有绝对的优势,不管是GOA车身的皇冠,还是凯美瑞都是拿到了五星的好成绩,并且凯美瑞创造了48.8的纪录。 其实日系车与德系车之间的事情,是个永久的话题,并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谁好谁不好的,大家没必要去深究这个问题,也并不是非要你改变对某系车的看法,其实就是拿出一方面来,大家来聊一聊,还是那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第一来说安全,两个车的相撞就像两个鸡蛋的碰撞,只有一个会碎,还记得小时候的拔簧吗(两个叶柄相互拉,总有一个要断),汽车也是同样的道理,硬一点的车总会把那个软一点车撞毁。那么我可以很附责任的告诉你,日系就是那个软一点的车,从数据上来对比一般都会一目了然,我这里举个例子大家可以去看,同样是20W左右的日系和德系(可以拿凯美瑞、雅阁、天籁和迈腾比),日系的外形尺寸永远是比德系大的,而且发动机也要大(自然进气:涡轮增压造成的),但是重量从来都是比德系的轻,那么它的材料用到哪里去了呢,车的骨架质量一定比德系的要轻,从安全角度讲上述推论的结果是不言而喻。 |
先说安全,车的安全首先是碰撞类的,车的碰撞就像是两个鸡蛋的碰撞,总有一个是会碎的,我们小时候都玩过拔簧的游戏吧,两个叶柄相互拉,总有一个会拉断。碰撞就是两辆车的刚度的比较,那个车更硬那个车就有优势,很多日系的粉丝总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说,“我又不是天天开车出去撞”,但我回复他们的总有一句话“但你也只能死一回”。现在我来给大家做个对比,就拿家庭用轿车20W+的来举例子,凯美瑞+雅阁与迈腾来比吧,前面两款车的外形尺寸都要比迈腾大,发动机的重量也要比迈腾中(前面的都是6缸而迈腾是4缸),但是最后的总重却都没有迈腾重,这是为什么呢?剩余的重量基本上就集中到车身骨架这一块了,日本人不厚道,喜欢拿中国人的生命来开玩笑。骨架结实的一定就比较抗撞,都是20来万的车,都是钢制车身,估计没有用到铝合金。而且,你相信日本人会用铝合金吗。 |
刚说了车身骨架的问题,接着这个问题说,车身的骨架并不是硬度越高就越好,其实碰撞就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重点是有两个方面的,第一刚度要好,要保证车厢变型量较小,保证人的生存空间,没有足够的空间的话,人也就成肉饼了;第二是有足够的溃缩量,就是车身的吸能效果,在碰撞的一瞬间把大部分的碰撞能量都吸收走,保证人的内部组织不受到太大的冲击。这两点里面日系车都做的不怎么样,丰田的第一点做得不太好,本田是前两点做得都不怎么好,其它品牌的也都不怎么样。网上有很多例证,不一一列举。想想车好着人没了的痛苦,想想人活着车门却打不开活活被烧死的痛苦吧,不是我危言耸听,这些在神木的大地上都有发生的。还有一点要说明的就是悬挂式发动机的设计,现在的行车速度越来越高,车身只有前两点要求已经不够了,因为发动机这个铁疙瘩经常是事故的关键点,发动机被撞倒车厢内部,人员的生存几率会大大降低,所以现在几乎所有的德系车都采用了悬挂发动机,在碰撞的一霎那它回直接落到地上不会对车厢造成冲击。日系车好像没怎么弄来着。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